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成语大全 > 

噤若寒蝉的成语故事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9 19:36:35阅读:0

噤若寒蝉

核心提示: 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噤若寒蝉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噤若寒蝉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噤若寒蝉 成语发音: jìn ruò hán chán 成语解释: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成语繁体: 噤若寒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害怕不敢说话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噤,不能读作“jīn”;蝉,不能读作“dāo”。 近义词: 缄口结舌  守口如瓶  查看更多噤若寒蝉的近义词>> 反义词: 口若悬河  侃侃而谈  查看更多噤若寒蝉的反义词>> 成语例句: 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相关栏目:
  •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词语大全
  • 对联大全
  • 谚语大全
  • 歇后语
  • 脑筋急转弯
  • 周公解梦大全
  • 古代诗人目录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