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成语大全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53) 评论(0)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比喻虚望而不能实得,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
成语大全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34) 评论(0)
-
大器晚成,原意是铸造越大个头的铸件(如鼎、钟)所需要冷却凝固时间就越长,冷却时间足够长,铸件方能“成器”。现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 解释:大器:比喻大才
成语大全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44) 评论(0)
-
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39;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39;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
成语大全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46) 评论(0)
-
百折不挠,意指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比喻意志坚强,品节刚毅。也作“百折不回。”语出汉蔡邕《太尉桥公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
成语大全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59) 评论(0)
-
【汉语文字】骇人听闻 【词语解释】使人听了很惊讶。 【字词解释】骇:惊吓,震惊,惊讶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危言耸
成语大全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51) 评论(0)
-
出处:《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道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释义:“扬镳”,举鞭驱马前进。分路前进,比喻各奔前程,
成语大全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81) 评论(0)
-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汉语文字】哀
成语大全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37) 评论(0)
-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背水一战”比
成语大全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54) 评论(0)
-
尸位素餐,中国成语,指的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成语大全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18)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