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5省将推出中小学国学教材 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5-17 22:05:03阅读:0次
近日从国家级课题研究小组获悉,先期已研发完毕的全国25个省共500册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即将于2015年集体震撼亮相。如此大范围、大规模地推出标准化传统文化教材,目前在国内尚属首次,也是今年全国书展的一个重大亮点。
据了解,该系列教材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科研项目之一,并由总课题组传统文化教材研发基地——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承担各省教材的统筹、编校等工作。
先期面世的25套省级版教材包括北京、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广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 基本覆盖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每省教材均为20册,其中小学12册,初中4册,高中4册。
教材明确提出以“青少年完美人格”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并且经专家组反复研讨、论证,制定了较为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如小学低年级段以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等为主;中年级段学习《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为孩子们奠定诗词美学基础;高年级段开始涉及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初中阶段安排了《孙子兵法》《古文观止》等经典,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儒家经典以外的优秀典籍和思想;高中阶段则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更为深入地学习儒家、道家等经典文献,明确了不同年级应掌握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深度。
课题组专家谈到,目前各地区国学教育往往容易陷入“只读儒家经典”,或“只以诵读为上”的教学误区,而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应包括“国学经典、民族艺术、民俗文化”三部分。
此外,为了解决各省市国学教育差异化的问题,课题组专家委员还根据各地省情文化,为每个省单独研发了地区历史、文化、民俗与艺术并重的地域文化内容,并系统地镶嵌于原有国学课程之中。如在北京版一年级教材《弟子规》中,附加有“北京的历史”模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北京从原始社会时期以来的历史变迁、城市风貌等,让小孩子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印象。再如北京版三年级教材《声律启蒙》中,附加了“北京的胡同文化”模块,用简短的文字和精选的老照片,把老北京历史悠久又极具韵味的胡同文化呈现给孩子。如此,孩子们通过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不仅能够从国学经典中获得心灵的浸润,更能加深对自己家乡文化瑰宝的认识和热爱。
这一宏大工程解决了目前各地区缺乏标准化、高水准中小学国学教材这一核心问题,使传统文化进课堂“有本可依”。据悉,该系列教材具有相当雄厚的研发基础:在学科研究方面,它拥有“十一五”、“十二五”阶段教育部国学教育规划课题近10年的研究历程,是“十二五”《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重大科研成果,其教材有近200位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参与编写;而在实践应用方面则更加经得起考验,因为该系列教材的前身——《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不仅由全国数十个课题实验区中小学进行了六年新课程实验,而且每二年就有一次教材改版和修订,以使其更加完善。
据课题领导小组秘书长张健介绍,此次问世的省级教材以原有教材核心内容为基础,经过两年半的研发,将于2015年上半年在全国25个省开展地区专家论证和修订工作,预计将于2015年下半年开展成规模的教材试用工作。此外,省级传统文化课程还将同时开通“手机传统文化教育云”同步教学增值服务,通过“移动通讯教育云”深度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据了解,该系列教材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科研项目之一,并由总课题组传统文化教材研发基地——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承担各省教材的统筹、编校等工作。
先期面世的25套省级版教材包括北京、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广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 基本覆盖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每省教材均为20册,其中小学12册,初中4册,高中4册。
教材明确提出以“青少年完美人格”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并且经专家组反复研讨、论证,制定了较为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如小学低年级段以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等为主;中年级段学习《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为孩子们奠定诗词美学基础;高年级段开始涉及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初中阶段安排了《孙子兵法》《古文观止》等经典,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儒家经典以外的优秀典籍和思想;高中阶段则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更为深入地学习儒家、道家等经典文献,明确了不同年级应掌握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深度。
课题组专家谈到,目前各地区国学教育往往容易陷入“只读儒家经典”,或“只以诵读为上”的教学误区,而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应包括“国学经典、民族艺术、民俗文化”三部分。
此外,为了解决各省市国学教育差异化的问题,课题组专家委员还根据各地省情文化,为每个省单独研发了地区历史、文化、民俗与艺术并重的地域文化内容,并系统地镶嵌于原有国学课程之中。如在北京版一年级教材《弟子规》中,附加有“北京的历史”模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北京从原始社会时期以来的历史变迁、城市风貌等,让小孩子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印象。再如北京版三年级教材《声律启蒙》中,附加了“北京的胡同文化”模块,用简短的文字和精选的老照片,把老北京历史悠久又极具韵味的胡同文化呈现给孩子。如此,孩子们通过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不仅能够从国学经典中获得心灵的浸润,更能加深对自己家乡文化瑰宝的认识和热爱。
这一宏大工程解决了目前各地区缺乏标准化、高水准中小学国学教材这一核心问题,使传统文化进课堂“有本可依”。据悉,该系列教材具有相当雄厚的研发基础:在学科研究方面,它拥有“十一五”、“十二五”阶段教育部国学教育规划课题近10年的研究历程,是“十二五”《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重大科研成果,其教材有近200位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参与编写;而在实践应用方面则更加经得起考验,因为该系列教材的前身——《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不仅由全国数十个课题实验区中小学进行了六年新课程实验,而且每二年就有一次教材改版和修订,以使其更加完善。
据课题领导小组秘书长张健介绍,此次问世的省级教材以原有教材核心内容为基础,经过两年半的研发,将于2015年上半年在全国25个省开展地区专家论证和修订工作,预计将于2015年下半年开展成规模的教材试用工作。此外,省级传统文化课程还将同时开通“手机传统文化教育云”同步教学增值服务,通过“移动通讯教育云”深度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猜你喜欢
- 问津书院打造国学教育基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将国学引入高考应该缓行 国学入教材且行且总结
- 弘扬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
- 光荣历程:全国党建研究会25年资料选编
-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文言文教学方式
- 文言文的传统教学与民族弘扬的4题
- 文言文教学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四题
- 国学进校园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 要重视经典古诗文的学习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湖北省国学教育推广工作成果显著
- 国学《“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内涵》赏析
- 穆旦:反传统与中国新诗的新传统
- 省俗恩将遍,巡方路稍回。
- 儒家文化、思想是如何弘扬的?
- 文言文《口技》的教材理解
- 什么是国学和国学经典
- 《国学与经典》国学经典解读
- 儒家传统与人权
- 挑战传统的李清照(五)
-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_中国传统节日介绍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