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华北和东北 北京——古称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天津—mdash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8) 评论(0)
-
宋朝饮食有个最大特色就是热闹。不管食物多么普通,都要把它装饰得五光十色、花枝招展的那种热闹。 举个例子说,一个宋朝媳妇蒸了一锅馒头,要给公婆端过去。这要是元朝,直接端过去就行了,宋朝媳妇却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99) 评论(0)
-
原标题:从永贞革新到鸦片战争——简叙我国治理体系的几次变革 我从公元805年的“永贞革新”说起,讲中国传统治理体系现代转化这个问题,介绍我国历史上几位杰出的政治家和他们的著作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03) 评论(0)
-
《金瓶梅》这部书的书名就充满了强烈的女性色彩,所谓金瓶梅就是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是分别取自三人名字中的一个字组合而成的,《红楼梦》的女性视角就更为明显了。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88) 评论(0)
-
纪晓岚,清朝大学士、大才子,对对联可以称得上是对王之王。 1、 一天,纪晓岚的老师请他去喝酒,桌上有父子两人,都是在戊子年同榜举人。 喝了几杯之后老师对纪昀说:“晓岚,我出个上联,你对对出下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24) 评论(0)
-
有人说,江苏的风是软的,水是软的,人也是软的。全中国的人以江苏人最为温婉随和,江苏人又以苏州人最为温婉,故《韩非子》里说“吴人弱”。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30) 评论(0)
-
包拯,古往今来知名度很高的官员,也是个贤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永恒的“包青天”。随着戏曲、电视剧的传播,包公的形象早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包公的故事更多是传说,更多是老百姓盼望清官的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72) 评论(0)
-
陈胜、吴广起义 本文摘自《帝国的溃败》,作者:张鸣,东方出版社 灭秦者,秦而已。这样的王朝,皇帝是整个统治机器唯一的发条,这个发条一松,整个机器都近乎停摆了。 暴秦是被谁推翻的?多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75) 评论(0)
-
语言表达艺境的能力是极其的有限,可以说语言是没有表达艺术境界的功能的。人们会说,诗不是语言吗?答曰:不是。诗是利用语言的艺术,语言不是诗,而且许许多多的美妙的艺术和诗歌是无法由语言来解释的,语言可以表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71) 评论(0)
-
曹雪芹在对《红楼梦》中人物取名上很有讲究,从人名就能看出一些他的创作心态,我们来看看红楼梦人物名字背后暗藏的那些玄机。 1.甄士隐 这个名字曹雪芹在《红楼梦》一开始就告诉你了,说ldqu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68)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