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意思翻译、赏析
出自宋代秦观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词上片写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梦”是此片的关节。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致梦之因,词中写了两点:一是丈夫征戌在外,远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妇魂牵梦萦,此就地点而言;一是整整一个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此就时间而言。从词意推知,思妇的梦魂,本已缥缈千里,与丈夫客中相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境中得到了满足。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树上黄莺一大早就恼人地歌唱起来,把她从甜蜜的梦乡中唤醒。她又回到双双分离的现实中,伊人不见,鱼鸟音沉。于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过片三句,写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莺声唤醒,哭干眼泪,默然无语,千愁万怨似乎随着两行泪水咽入胸中。但是胸中的郁懑总得要排遣,于是就借酒浇愁。可是如李白所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怀愁怨,触绪纷来,只得“无一语,对芳尊”,准备就这样痛苦地熬到黄昏。李清照《声声慢·秋词》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意相似。唯李词音涩,声情凄苦;此词音滑,似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然无限深愁却蕴于浅语滑调之中,读之令人凄然欲绝。
结尾两句,融情入景,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这里是说,刚刚把灯油熬干了,又听着一叶叶、一声声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就这样睁着眼睛挨到天明。词人不是直说彻夜无眼,而是通过景物的变化,婉曲地表达长时间的忆念,用笔极为工巧。
这首词有一个好处,就是因声传情,声情并茂。词人一开头就抓住鸟莺啭的动人旋律,巧妙地溶入词调,通篇宛转流畅,环环相扣,起伏跌宕,一片官商。细细玩索,就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作者介绍
秦观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意思翻译、赏析
-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全诗赏析
-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全诗赏析
- 罗帕啼痕,泪又新新,恨又新新。
- 若道地中休下泪,不应新竹有啼痕。
-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意思翻译、赏析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意思翻译、赏析
- 到而今、漫劳梦想,嗟后会、惨啼痕。
-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旧痕积,泪淋漓,越点污越香气。
-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尘襟痕积泪,客鬓白新茎。
- 闻啼鸟
-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原文、翻译及赏析_秦观古诗词
- 问何似、啼鸟枝上音。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全诗意思及赏析
- 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