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8-30 01:34:26阅读:0次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学无以致疑 ②而或不达于事
③非问无以广识 ④舍问,其奚决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人不知而不愠 D.面山而居
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译文:
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
参考答案
1.①提出疑难 ②也许,或许 ③增加知识 ④判断,解决
2.C.
3.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
4.好学尤当勤问
注释:
(1)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
(2)辅:辅助。
(3)好:喜好。
(4)无以致疑:不会发现疑问;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致:求得。疑:疑问,疑难。
(5)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增加、增长。
(6)或:有时。
(7)达于事:(使道理)用于实行。达,通晓,通达。
(8)舍问:放弃提问。舍:放弃。
(9)其奚决焉: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奚:何,怎么 。 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理”与“识” 。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 决:判断,解决。
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问”与“学”相辅而行的关系,再转而强调指出:好学一定要勤问。
翻译: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学无以致疑 ②而或不达于事
③非问无以广识 ④舍问,其奚决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人不知而不愠 D.面山而居
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译文:
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
参考答案
1.①提出疑难 ②也许,或许 ③增加知识 ④判断,解决
2.C.
3.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
4.好学尤当勤问
注释:
(1)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
(2)辅:辅助。
(3)好:喜好。
(4)无以致疑:不会发现疑问;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致:求得。疑:疑问,疑难。
(5)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增加、增长。
(6)或:有时。
(7)达于事:(使道理)用于实行。达,通晓,通达。
(8)舍问:放弃提问。舍:放弃。
(9)其奚决焉: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奚:何,怎么 。 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理”与“识” 。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 决:判断,解决。
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问”与“学”相辅而行的关系,再转而强调指出:好学一定要勤问。
翻译: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猜你喜欢
- 《说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墨子·鲁问》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郢人燕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柳宗元《罴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柳庆问饮》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武王问治国之道》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魏文侯问李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韩愈《马说》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 苏轼《梁贾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韩愈《龙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 “郦生说齐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刘开《知己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触龙说赵太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许獬《古砚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苏轼《日喻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 《吕氏春秋·顺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袁枚《黄生借书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何景明《说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陈亢问于伯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孔子问子桑雽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