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阅读答案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1 23:34:55阅读:0次
古之君民①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②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君民:统治百姓。②审:弄明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爱利以安之衣食所安 B.忠信以导之欲信大义于天下
C.魏武侯之居中山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吴之所以亡者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0.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骤 战 则 民 罢 骤 胜 则 主 骄 以 骄 主 使 罢 民 然 而 国 不 亡 者
11.吴国为什么会灭亡?本文阐述了怎样的治国之道?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9.D(A.安定养生 B.诚信通“伸”,伸张 C.居住处于 D.……原因)
10.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
11.吴国屡战屡胜(1分),导致君骄民疲,国君放纵而百姓怨恨(1分)。阐述了君王应该仁爱治国、造福百姓的治国之道(1分)。
【参考译文】
古代当君主的人,用仁和义治理百姓,用爱和利使百姓安定,用忠和信引导百姓,致力于为民除害,想着为民造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他们自己虽然去世了,可是后世蒙受他们的教化如同神灵一般,这是因为他们对人世间的各种事情实行的准则经过认真审察。
魏武侯当中山君的时候,向李克问道:“吴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克回答说:“是因为屡战屡胜。”武侯说:“屡战屡胜,这是国家的福分,吴国却偏偏因此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李克回答说,“多次作 战百姓就疲惫,多次胜利君主就骄傲。用骄傲的君主役使疲惫的百姓,这样国家却不灭亡的,天下太少了。骄傲就会放纵,放纵就会用尽所欲之物,疲惫就会怨恨,怨恨就会用尽巧诈之心。君主和百姓都达到极点,吴国被灭亡还算晚了呢。这就是夫差之所以在干隧自刎的原因。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君民:统治百姓。②审:弄明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爱利以安之衣食所安 B.忠信以导之欲信大义于天下
C.魏武侯之居中山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吴之所以亡者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0.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骤 战 则 民 罢 骤 胜 则 主 骄 以 骄 主 使 罢 民 然 而 国 不 亡 者
11.吴国为什么会灭亡?本文阐述了怎样的治国之道?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9.D(A.安定养生 B.诚信通“伸”,伸张 C.居住处于 D.……原因)
10.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
11.吴国屡战屡胜(1分),导致君骄民疲,国君放纵而百姓怨恨(1分)。阐述了君王应该仁爱治国、造福百姓的治国之道(1分)。
【参考译文】
古代当君主的人,用仁和义治理百姓,用爱和利使百姓安定,用忠和信引导百姓,致力于为民除害,想着为民造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他们自己虽然去世了,可是后世蒙受他们的教化如同神灵一般,这是因为他们对人世间的各种事情实行的准则经过认真审察。
魏武侯当中山君的时候,向李克问道:“吴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克回答说:“是因为屡战屡胜。”武侯说:“屡战屡胜,这是国家的福分,吴国却偏偏因此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李克回答说,“多次作 战百姓就疲惫,多次胜利君主就骄傲。用骄傲的君主役使疲惫的百姓,这样国家却不灭亡的,天下太少了。骄傲就会放纵,放纵就会用尽所欲之物,疲惫就会怨恨,怨恨就会用尽巧诈之心。君主和百姓都达到极点,吴国被灭亡还算晚了呢。这就是夫差之所以在干隧自刎的原因。
猜你喜欢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 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
- “羿,古之善射者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由之者治
-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阅读答案及翻译
- “凡治人者何”阅读答案及翻译
-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石介《论根本策》“民者,国之根本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 “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 《淮南·汜论训》“古之善赏者”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 “禹之决江水也,民聚瓦砾”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 “宋玉者,楚之鄢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蓄养禽鱼》“鸟之悦人以声者,画眉、鹦鹉”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 “博学之,审问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 《张之万之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