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01:24:07阅读:0

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字词。

  (1)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其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环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A.悄悄地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或者用钱物求估作诗。

  B.悄悄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钱物求他作诗。

  C.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D.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物请他作诗。

  3.方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其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同县的人。

  (2)以此为有利可图。

  (3)通“攀”,牵,引。

  (4)四处拜访。

  2.D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不使学。

  5.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