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琢玉成器文言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01:26:28阅读:0

琢玉成器文言文翻译

  如果玉不雕刻,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下面我们来看看琢玉成器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借鉴。

  琢玉成器文言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②。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③,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④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⑤。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⑥,可不念⑦哉?

  解释

  诲学:有说教、学习的意思。

  成:成为;变成。

  琢:雕刻。

  器:大器,有用的.东西。

  道:道理,也指学问。

  之:在这里意为“的”。

  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 德:品行,这里借指特性。

  害:妨碍;影响。

  性:本性。

  因物:受外界事物影响。

  迁:改变。

  舍:放弃。

  念:考虑;思考。

  成:制成。

  迁:迁徒。

  道:道理。

  然:但是。

  翻译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为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启示

  以“玉”同“人”作比,从“玉不琢,不成器”比之于“人不学,不知道”,这一点是易于理解的,而“玉不琢”与“人不学”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般,“玉不琢”为害尚不大,因为玉“有不变之常德”,不琢“犹不害为玉”,但是人不学性质就大不一样,因为“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这就是要说明的关键之点,事实也正是这样。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