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知识点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21:35:54阅读:0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知识点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4、“者~也”都不用。如:

  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②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