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世家第二十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史记世家第二十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
归,复置太尉官。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亚夫之短。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
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居无何,亚夫子为父买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予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初,吏捕亚夫,亚夫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
太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选自《史记·世家第二十七》,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引:退避
B.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 却:隔阂
C.常与太后言亚夫之短 短:说人坏话
D.景帝欲侯之以劝后 劝:勉励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愿以梁委之 斧斤以时入山林
B.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今君乃亡赵走燕
C.亚夫子为父买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D.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
B.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
C.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
D.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3分)
译句:
(2)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3分)
译句:
(3)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4分)
译句: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C 7.C 8.B
9.(1)梁王天天派使者请求太尉支援,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前往。
评分建议:共3分。“使使”、“守便宜”及语句通顺各1分。
(2)后来吴军冲向汉军营垒的东南角,而太尉却派人防备西北角。
评分建议:共3分。“奔壁”、“陬”及语句通顺各1分。
(3)他们背叛他们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封他们为侯,那么怎么去责备不奉守节义的人臣呢?
评分建议:共4分。“侯之”、“责”、定语后置句式及语句通顺各1分。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原文及翻译
- 《史记·陈丞相世家》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 《史记·高祖本纪》《史记·留侯世家》阅读答案及翻译
- 《史记·留侯世家》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 《史记·留侯世家》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 《陈涉世家》《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答案
- 《陈涉世家》《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答案
- 史记齐太公世家原文及翻译 齐太公世家第二翻译
- 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及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全文翻译
- 史记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原文及翻译
- 《史记·韩世家》的文言文阅读题
- 《史记•曹相国世家》“平阳侯曹参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 史记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原文及翻译
- 节选文言文《史记·曹相国世家》阅读
- 《烛之武退秦师》《史记·晋世家》阅读答案及翻译
- 史记晋世家第九翻译 史记晋世家原文及翻译
- 史记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原文及翻译
- 史记陈杞世家原文及翻译 史记陈杞世家第六
- 史记韩世家第十五翻译 史记韩世家原文及翻译
- 《史记·孔子世家》“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