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夜喜雨》简析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解】
时节:时令节气。当春:正当春天(需要雨的时候)。乃:就、即。发生:指下雨。
潜:暗、隐,即悄悄地。形容雨小而柔缓。 润物:滋润宇宙万物。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江:指锦江。火:灯火、灯光。 晓:早上。 红湿处:枝头红花湿润一片。
花重:花儿因经雨淋湿,而显得沉重,言花多。 锦官城:即成都市。成都旧分太城、少城。少城为三国蜀时,主管织锦的官员所居,故址在成都府城西南,后遂称成都为锦官城,亦称锦城、锦里。
【今译】
春雨好啊,它知道降落的季节,
当春天万物需要时,它就降临。
随着微风,悄悄地浸润着春夜,
滋润了万物,像细丝悄然无声。
郊野的小径,笼罩浓重的黑云,
只有江中的渔船,灯火还亮明。
清晨出去,观看落红遍地之处,
沉甸甸的花朵,开满了锦官城!
【赏析】
这是一首礼赞春雨的五言律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春天。那是杜甫寓居成都西南郊浣花溪草堂的第二年。它通过对“春夜喜雨”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在离乱年代,找到一个相对安定住所后,悦愉的思想感情。首联、颔联,用拟人化的手法,以“听觉”为感受媒介,描述喜雨的降落及其给人们带来的悦愉和快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名句,生动而细腻地表现了春夜喜雨的形态和神韵。颈联、尾联,则从“视角”方面,来抒写雨后的独特景观。诗人视线所及,有野径黑云,有江船灯火,有落红遍地,有花“重”锦城,笔端明暗相间,黑红辉映,浑然成趣,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却处处充满了诗人的满腔“喜”意,全诗用语精工,“知”、“乃”、“潜”、“细”、“独”、“湿”、“重”等字的调遣和安排,尤见杜甫炼字的功力。
- 《杜甫·春夜喜雨》
- 杜甫热情讴歌《春夜喜雨》
- 春夜喜雨古诗拼音版 春夜喜雨杜甫注音版
-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赏析
-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赏析
- 《春夜喜雨·杜甫》原文与赏析
- 春夜喜雨
-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 古诗《杜甫·春夜喜雨》注释与赏析
- 《春夜喜雨》杜甫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春夜喜雨》杜甫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原文注释与赏析
- 杜甫《春夜喜雨》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 春夜喜雨(杜甫)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 春夜喜雨原文_《春夜喜雨》拼音注释和译文_春夜喜雨朗诵语音和赏析
- 春夜喜雨古诗带拼音版及意思(杜甫)
-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赏析_杜甫古诗词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全诗赏析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翻译赏析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