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罗隐·夏州胡常侍②》注释与赏析
罗隐·夏州①胡常侍②
百尺高台勃勃州③,大刀长戟汉诸侯。
征鸿过尽边云阔,战马闲来塞草秋。
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
仍闻陇蜀由多事④,深喜将军未白头。
【注释】
①夏州:古地名,在今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村。南北朝时赫连勃勃称夏王,筑统万城都之,公元431年,北魏灭其国,先改统万城为统万镇,不久即改为夏州,治巖绿县。隋改置朔方郡于此,唐复为夏州。
②常侍: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秦汉有中常侍,魏晋以来有散骑常侍,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均简称常侍。魏、晋以下的散骑常侍,均由士人充当。唐诗人高适,人称高常侍,所任即散骑常侍。唯东汉之时常侍由宦官充当,如灵帝时的张让等十常侍宦官。
③百尺高台勃勃州:勃勃州,指夏国暴君赫连勃勃占据的地方。当年赫连勃勃曾杀人如麻,积数万人头为“京观”,名曰“骷髅台”。他修筑的城池高大坚硬,铁锥也扎不进去。这里诗人提及此典故,并非讽刺,而是言其雄壮威武。
④由多事:经常有事端发生。
赏析
这首诗是罗隐到夏州时,赠给镇守当地的胡常侍的一首诗。诗人首先从典故起兴,用赫连勃勃的百尺高台来渲染夏州要塞的威武雄壮。然后马上进入正面描写,只见胡常侍的部队军容整齐,兵强马壮,大刀长戟,骁勇善战。鸿雁远飞,消失在辽阔的天际,战马闲来,牧放在塞上的草原。将军您早已胸怀社稷,为国家披肝沥胆,而不会求田问舍,为子孙谋取钱财。陇蜀一带从来是兵家必争、事端多发之地,可喜的是您正值盛年,有您镇守要塞,实乃民族之幸、社稷之幸啊!这里诗人给了胡常侍很高的赞誉和鼓励,这在罗隐的作品中是比较特别的。尤其是“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一句最为精辟,成为历代官员廉洁奉公的座右铭。今天读来,依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夏州胡常侍
- 登夏州城楼原文、翻译及赏析_罗隐古诗词
- 古诗《罗隐·筹笔驿怀古》注释与赏析
-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 寄黔州马常侍
- 寻胡隐君(高启)古诗赏析
- 古诗《胡令能·小儿垂钓》诗词注释与赏析
- 《蜂》罗隐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蜂》罗隐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寻胡隐君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 寻胡隐君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 古诗《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注释与赏析
- ——罗隐。
- 《书淮阴侯传·罗隐》原文与赏析
- 西施原文、翻译及赏析_罗隐古诗词
- 鹦鹉原文、翻译及赏析_罗隐古诗词
- 蜂原文、翻译及赏析_罗隐古诗词
- 罗隐《蜂》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古诗《杨巨源·登宁州城楼》注释与赏析
- 古诗《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②》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