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高适·别董大·其一》注释与赏析
高适·别董大①·其一
千里黄云②白日曛③,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①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②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赏析
高适(公元700年—公元765年),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天宝八载(公元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高适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公元752年),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
次年(公元753年),高适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
世称高适为“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传世。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卒,终年六十五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这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贫贱之中。
而此时与不得志的著名琴师董庭兰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两人惺惺相惜,临别赠诗两首,这是其中一首,另一首为:“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前两句写景,日色昏黄,大雪纷飞,唯见大雁,出没寒云,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贫寒难耐。然后诗人却胸襟开阔,后面两句一扫缠绵幽怨的老调,反而将一种慷慨激昂的鼓励赠给友人。
令整首诗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 《高适·别董大》原文、注释与赏析
- 《别董大》高适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别董大》高适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高适《别董大》全诗翻译赏析
- 高适《别董大》原文翻译及赏析
- 高适《别董大》全诗翻译赏析
- 《别董大》原文注释与赏析
- 《高適别董大》注释、翻译、赏析
- 高适慷慨激昂作《别董大》
- 高适《别董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别董大原文、翻译及赏析_高适古诗词
- 别董大古诗带拼音版 别董大古诗注音版
- 《别董大二首》高适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别董大二首》高适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古诗《高适·塞上听吹笛》诗词注释与赏析
- 古诗《高适·燕歌行并序》注释与赏析
- 别董大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_高适古诗词
- 高适《别董大二首》全诗赏析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翻译赏析
- 古诗《高启·咏梅·其一》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