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王维·使至塞上》注释与赏析
王维·使①至塞上
单车②欲问边③,属国④过居延⑤。
征蓬⑥出汉塞,归雁⑦入胡天。
大漠⑧孤烟⑨直,长河⑩落日圆。
萧关⑾逢候骑⑿,都护⒀在燕然⒁。
【注释】
①使:出使。
②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③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④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身份。
⑤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北境。此处是虚写,意指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⑥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⑦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⑧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⑨孤烟: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狼烟或平安火。二云塞外的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⑩长河:黄河。
⑾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东南。
⑿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⒀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⒁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通信兵,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吐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诗中记述这次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这一年,器重王维的丞相张九龄被贬荆州,王维也被排挤出京。带着一种失意的情绪出使边关,诗人的心境可想而知。这种情绪从“单车”二字可以一窥。而后面的“征蓬”更是诗人自况,又用“归雁”来进行反衬,抒发心中的飘零之感。走出汉塞,一幅雄奇的景象展现眼前,黄沙漫漫,无边无际,昂首而视,万里无云。而在碧天黄沙之间,有一缕狼烟在直直地升腾。这道白烟,一下令整个画面活了起来。而在茫茫的黄沙之中,诗人看到了蜿蜒的黄河,还有圆圆的落日,仿佛日月就出没于长河之中,平添了大河的雄伟气势。“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堪称千古绝唱。
出行多日,遇到路上的通信兵,才知道都护还远在前线。看来,前面的路还很漫长,这不就是诗人的人生路吗?
- 王维《使至塞上》
- 《使至塞上》王维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使至塞上》王维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使至塞上》原文注释与赏析
- 王维《使至塞上》全诗赏析
- 王维《使至塞上》唐诗欣赏
- 王维《使至塞上》新赏
- 王维勾画边塞写《使至塞上》
- 王维《使至塞上》诗发微
- 使至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_王维古诗词
- 使至塞上原文_《使至塞上》拼音注释和译文_使至塞上朗诵语音和赏析
- 使至塞上
- 使至塞上
- 古诗《王维·送元二使②安西③》注释与赏析
- 王维《使至塞上》翻译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使至塞上》原文及译文赏析
- 中学生《使至塞上》古诗词鉴赏
- 《使至塞上》--初中古诗类试题训练及答案
- 古诗《高适·塞上听吹笛》诗词注释与赏析
- 古诗《王维·少年行》诗词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