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闺怨①
王昌龄
名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导读】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深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情绪的微妙变化。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一位贵妇赏春时的心理变化,是素负盛誉之作。
【原诗】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②。
忽见陌头杨柳色③,悔教夫婿觅封侯④。
【注释】
①闺怨:闺房中少妇的怨情。②凝妆:浓妆打扮。翠楼:指少妇居住的地方。③陌头:田头道边。④夫婿:即丈夫。觅封侯:指从军立功以求取爵位。
【译诗】
闺房中的少妇不知道什么是忧愁,
春天的时候浓妆打扮登上了翠楼。
忽然看见路边的杨柳吐出了绿叶,
顿时后悔让丈夫外出去立功封侯。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是王昌龄诗作中的名篇。这首诗别具一格,细致而生动地描写了一个闺中少妇的心理状态。
诗题为“闺怨”,而诗的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知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而这正是作者匠心所在,是为了表现闺中少妇从“不知愁”到“悔”到“怨”的心理变化过程。接着第二句具体描写其“不知愁”的一面,“春日凝妆上翠楼”,想以观赏春色而自娱自乐,为下文的“悔”再做铺垫。第三句是全诗情感的转折和关键,可称为“诗眼”。陌头青青的杨柳,突然让她产生了很多联想和感悟:眼前的大好春光竟无人与自己共赏,丈夫因“觅封侯”而远离家乡,美好的青春年华只能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于是产生后悔之心,长期积于心中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顿时强烈起来,不可遏止。“悔教夫婿觅封侯”是她感情的自然流露,写得真切而生动。
这首诗的精彩之处,还在于诗人善于截取生活中一个横截面,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生活。诗对当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青壮年戍边在外、百姓盼望生活安定亲人团聚的现实不作正面描写,而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一刹那来表现,让读者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确实是匠心独运,具有非凡的艺术功力。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赏析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意思及赏析
-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自怨愁容长照镜,悔教征戍觅封侯。
-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
- 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
- 莫倚回文妙手,放教远觅封侯。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 色媚青门外,光摇紫陌头。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垂杨紫陌洛城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意思翻译、赏析
-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意思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