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三(江南有丹橘)》诗词注释与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1 21:18:52阅读:0次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三(江南有丹橘)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①。
【注释】
①阴:荫。
赏析
橘树是果树中的上品,又能经得起严冬风霜的熬煎,终年常绿,但这并非是因为江南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有着耐寒的本性。这里诗人一问一答,指出橘树的耐寒本性,同时又用以比喻自己的高尚美德。
这些甜美的丹橘本可以送给尊贵的客人,无奈关山重叠,通道受阻。言下之意,他本可以将贤者推荐给朝廷,可惜道路被阻塞。这两句妙喻天成,不露痕迹。诗人借用眼前的景物,通过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封建社会一个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遭贬的情况下,仍然不甘沉沦,依旧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可贵品质。
人的命运,只是因为际遇的不同;这就如同周而复始的大自然一样,别说种桃李,橘树难道不能供人乘凉吗?诗人在为橘树鸣不平,也是在为贤者鸣不平。这两句是对朝廷听信谗言、邪正不辨的严厉斥责,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诗以橘起,又以橘收。比喻贴切,结构紧凑。刘熙载在《艺概》中,称张九龄的诗歌“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
猜你喜欢
- 感遇·江南有丹橘原文_《感遇·江南有丹橘》拼音注释和译文_感遇·江南有丹橘赏析
- 《感遇·江南有丹橘》张九龄注释翻译赏析
- 《感遇·江南有丹橘》张九龄注释翻译赏析
- 感遇·江南有丹橘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张九龄
- 感遇·江南有丹橘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张九龄
- 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桔》翻译_赏析
-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张九龄:感遇·其二
- 感遇十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_张九龄古诗词
-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翻译及赏析
- 古诗《屈原·橘颂》注释与赏析
- 《感遇十二首(其四)·张九龄》原文与赏析
- 古诗《张九龄·照镜见白发》诗词注释与赏析
- 古诗《王十朋·红梅》诗词注释与赏析
-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原文翻译赏析
-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全诗意思及赏析
- 感遇十二首(其三)
- 感遇十二首(其十)
- 古诗《陆游·梅花·其三》诗词注释与赏析
- 古诗《杜牧·江南春》注释与赏析
- 《感遇·其二》张九龄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