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顿跌」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4 20:59:05阅读:0

顿跌

[定义] 在本可以一气说出的话语中故意停顿一下,使语义发生起伏变化的一种修辞方式。“顿”是形式的停顿、语势的截断;“跌”是意义的跌宕起伏,正因为语势的截断促使语义蓄势而发。

[例释] 顿跌可分为正顿和反顿两类。

(1)正顿:先正意停顿,然后作补充性说明,更显得意味深长。

例1:但也还仿佛记得她脸色变成青白,后来又渐渐转作绯红,——没有见过,也没有再见的绯红。(鲁迅《伤逝》)

例1脸色的变化,本可以说成“后来又渐渐转作没有见过也没有再见的绯红”,但作者在“绯红”之后停顿一下,然后从“没有见过”,“也没有再见的”两个方面作补充性说明,特殊形式,特殊用意,语势强烈,意味深长。

(2)反顿:先从反面铺垫,然后加以否定,再说出正意,比正顿的语势更强烈。

例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梨啊!它不是梨,简直是糖葫芦,不,糖葫芦又怎么能比得上它呢!(峻青《海燕》)

例2如果说成“这是一种糖葫芦也比不上的梨啊”,有点概念化,显得苍白。作者通过两次顿跌,不断地先抑后扬,强化反差,层层推进,语义得到了充分的强调。

[辨析] 顿跌与衬跌。都有语义的起伏变化,表达意图在异常和意外中得到强调。区别是:

(1)表达效果不同。顿跌的表达效果是进一步强调突出,意味深长;衬跌则显得更加幽默风趣。

(2)表现方式不同。顿跌通过增加停顿,配合说明来实现表达意图;衬跌通过前面部分的铺垫衬托与后面部分的意义转折来体现表达风格。前者以形式上的停顿区别于后者意义上的前后转折。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