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之起承转合
四联之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似平常,很少人曾细考量。
只道卷舒惟首尾,罔知关节在中央。
颔联若只穷酸相,颈句空余凿壁光。
到此词繁诗已促,陡然收讫剩荒唐。
起承转合,近体诗家口中烂熟之语。
略知格律近体,即知起承转合,然毕生工近体格律,亦未必能精于起承转合。此道之易知难精,堪称格律之门户,近体之瓶颈也。
人所谓起承转合,多在首尾二联翻滚。首尾二联,廿八字四句。通常言之,首联上句起,首联下句承;尾联上句转,尾联下句合。此诗家起承转合之大要,一时起承转合之通识也。徐生诗词讲义,即倡此论。
所谓通识云者,多不偏讹,然亦多不及义,往往泛泛,云脚无痕。
盖诗家循此义赋诗,则疏于颔颈法度,缭乱支离,无复形制矣。何以故?
曰:此徒知其表,无知其里,造次其词,空疏其境使然。若达于格式之起承转合,昧于语境之起承转合,专工措辞叶韵之架构,偏废表情达意之精工,则形神涣散,无复生气也。
诗本一气,首颔颈尾,一气贯通,若起承转合囿于首尾,则颔颈之际,神气何存?此又诗家随性不察之弊也。
以诗境约之,起承转合,实四联之经络也。四联浑然一体,此起承转合之深谛也。
首联领起端绪,颔联承接风骨,颈联转为深致,尾联合于身世,此少陵《登高》之法度也。
首联领起情志,颔联承接气象,颈联转为世事,尾联合于襟抱,此少陵《登楼》之法度也。
首联领起思绪,颔联承接肺腑,颈联转为期许,尾联合于永味,此玉溪《锦瑟》之法度也。
首联领起风致,颔联承接景致,颈联转为逸兴,尾联合于情韵,此乐天《钱塘湖春行》之法度也。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若不能将华章锦句逐次赏析,只抱定一隅,期一通识桎梏诗情,又岂能得起承转合之深谛,会四联浑然之规制耶?
- 起承转合成语组词
- 起承转合成语组词
-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劝学用典名句
- 荀子名言·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 教之诲之。
- 饮之食之。
- 鸲之鹆之。
-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 熊蹯之臑,芍药之酱
- 汤武之隆,诗人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