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湖楼题壁》悼念亡妾朱满娘而作
湖楼题壁·厉鹗
水落山寒处,盈盈记踏春。
朱栏今已朽,何况倚栏人!
这首诗也是为悼念亡妾朱满娘而作。厉鹗与满娘的相识相伴与湖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碧浪湖口,厉鹗将满娘迎娶回家;厉鹗的家,又在杭州的西子湖畔。因此,两人都对湖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共同登上湖畔楼亭,共同在湖边踏春游览,这是多么惬意愉快的岁月啊!满娘自雍正乙卯(1735)年嫁给厉鹗,至乾隆壬戌(1742)年正月三日病逝,前后仅七年时间,满娘也不过才二十四岁。这毕竟是太残酷、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就在满娘去世的当年冬,厉鹗登上湖畔楼亭,伤心悼念之情油然而生,在湖楼墙壁上题写了这首五言绝句。
第一句“水落山寒处”,点明题诗的时间。冬天湖水下落,四周的山峦也显得寒冷萧条。这一特定的季节与诗人冷清寂寞的内心相一致,自从满娘去世之后,厉鹗感到无比的悲怆与冷落。他在悼念满娘的诗中写道:“梵夹呼名翻满字,新诗和恨写回文”;“几度气丝先诀绝,泪痕兼雨洗芭蕉”;“再世韦郎嗟已老,重寻杜牧奈何春”;“何限伤心付阿灰,人间天上两难猜”,这些诗句可以说是和着泪水写成。到了冬天,思念之情更加浓重。第二句“盈盈记踏春”,可谓思极成幻,在诗人眼前,又映现出满娘轻盈俊秀的仪态,漫步在春天的湖畔。这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娘在时,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美好,充满春的气息;而今满娘已经诀别,诗人只感到冬日的严寒,毫无生机活力。
“朱栏今已朽,何况倚栏人”,这两句本自苏轼《法惠寺横翠阁》诗句:“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又与欧阳瞻《太原道上》“高城已不见,何况城中人”的诗句相似,都是慨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厉鹗的这两句含意更为深沉,实际上是说满娘去世之后,自己感到衰老得特别快。尽管写这首诗时满娘去世还不到一年,但诗人看到红色的栏杆已经朽败,联想到已是五十岁的自己,便发出了人已老去的感慨。失去了满娘,诗人预感到晚景将会更加凄凉孤独。
这首诗虽只有二十个字,却包容了极丰富的思想情感,故清人严长明评曰“可谓情深。”
- 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厉鹗
- 李渔《断肠诗哭亡姬乔氏》悼念亡姬诗篇
- 厉鹗《忆旧游·溯溪流云去》纪游杭州西溪词作
- 题壁(其一)朱衣人
- 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原文、翻译及赏析_厉鹗古诗词
- 陈祖范《悼亡(二首)》悼念亡妻诗
- 灵隐寺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_厉鹗古诗词
- 妾作孙媳
- 厉鹗《谒金门·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览景抒怀词作
- 清·厉鹗《宝应舟中月夜》描写淮上水光月色
- 厉鹗《悼亡姬(二首)》抒发深深思念之感
- 千家诗《厉 鹗·蒙 阴》题解与鉴赏
- 厉鹗《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吴山霁雪清景词作
- 朱楼曲
-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
- 望湖楼联
- 湖楼夜起
- 亡羊而补牢。
- 秦穆公亡马: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
- 谒金门·凭画槛原文、翻译及赏析_厉鹗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