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白《秋浦歌》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秋 浦 歌
李 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本卷《独坐敬亭山》已介绍。诗人于天宝三载(744)春,被赐金放归后,在各地漫游,于天宝十三载(754),在秋浦(今安徽贵池)写了《秋浦歌十七首》,此诗为其中的第十五首。
前两句写自己的白发如此之长,都是由于忧愁造成的。作者采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自己的白发之长,并且用自己有形的白发来形容自己无形的忧愁,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先答后问,也是为了突出“白发三千丈”一句,作者的目的是达到了。“缘”是因为的意思,“个”是“这么”的意思。
后两句写诗人对着明镜问道:我的头发为何变得像秋天的霜一样白呢?其实诗人的头发在逐渐地变白,只是诗人一直没有在意。这两句诗写诗人在镜子中第一次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头发全都变白所受到的强烈震撼。
此诗采用设问手法提出了问题,作者在前两句诗中也笼统地作了回答。那么他为何会如此忧愁呢?这也是值得探询的。李白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他在仕途上毫无希望,在生活上又漂泊不定,以至于有家难归,《秋浦歌》其二就说明了这一点:“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再就是秋浦的自然环境,特别是猿声也让他感到难受,如《秋浦歌》其四说:“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还有他此时已经54岁了,尚无所作为,这也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诗人这一时期的感情色彩就集中在一个“愁”字上,如《秋浦歌十七首》一开头就说:“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李白善于运用夸张这一修辞手法,本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例子,再如《蜀道难》中的“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北风行》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江夏赠韦南陵冰》中的“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等等。这些夸张都突出了诗人的情感与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表现出了李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独创性。
- 李 白《送友人》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李 白《清平调词》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李 白《独坐敬亭山》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韦应物《答李浣》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李嘉祐《竹楼》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杜 牧《秋夕》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刘禹锡《乌衣巷》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王安石《北山》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王安石《元日》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黄庭坚《清明》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赵 嘏《长安秋望》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李適之《罢相作》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张演《社日》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范成大《田家》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韩 翃《寒食》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陈 抟《归隐》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王 绩《野望》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杜 牧《清明》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 刘 翰《立秋》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