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王 淇《梅》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9-20 22:48:45阅读:0

王 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王淇,本卷《春暮游小园》已介绍。这是一首咏梅诗,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情趣与林和靖《梅花》诗的影响。

前两句写梅花偏僻而朴素的生存环境。首句写梅花远离尘世,所以没有受到人世间灰尘的污染。“半点”一词强调了这一点。次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梅花心甘情愿地生活在竹篱茅舍周围。“竹篱”指用竹子编的篱笆,“茅舍”指用茅草盖的房子。“竹篱茅舍”指贫寒人家。这两句诗歌颂了梅花甘于寂寞,不求人知的品格。

后两句写事与愿违,梅花成了诗人歌咏的对象。第三句写梅花误被诗人所赏识,但是诗人却采用了拟人手法,写梅花错误地结识了林和靖,这样写更生动一些。写梅花因为结识林和靖而懊悔,也进一步地表现梅花一尘不染的品格与安贫乐道的精神。“林和靖”,名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真宗景德年间结庐于杭州西湖孤山,居二十余年未尝入城市。所居多植梅,曾养两只仙鹤,有“梅妻鹤子”之称。颇善咏梅,本书卷四收其代表作《梅花》诗一首,堪称咏梅诗的杰作。末句写梅花因此引起了诗人们的特别注意,一直被诗人写诗歌颂到了今天。显然这两句诗也是在歌颂梅花,只是写得比较婉转,比较诙谐,因此显得别具一格。

宋诗喜欢说理,这首诗也讲了一个道理,影响事物的条件发生了变化,那么事物所产生的影响也会随之变化。就这首诗而言,梅花之所以受到诗人们的特别关注,林和靖的《梅花》诗显然起了明显的作用。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