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地黄者》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农民采取地黄,向富家换取马料以饱饥肠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荒年头,连牛马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
本诗通过对一茕茕于荒野的饥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荒年农民的生活境况,进而揭示了社会贫富差别及阶级矛盾的尖锐对立。
诗人通过对“地黄”、“残粟”等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事物的描写,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当时贫困人民的恶劣生活,表达出诗人对当时豪门的厌恶以及对自己无法改变事实的无奈之情。
诗题是“采地黄者”,为何去采地黄,是因为天灾所致,所以诗开首一联写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交代了全诗的背景。庄稼一年两季,春日没雨,夏粮绝收;秋天又降早霜,秋粮减收。这样,农民的生活自然就很成问题了。紧接着第二、三两联便对农民生活景况作了交代:入冬后农民便断了口粮,为了活命,只得冒着风寒到荒郊野外去采挖地黄,希图借以度过饥荒。第四联“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写农民采地黄之不易。以上四联为第一部分,中心就是写了为度荒采地黄。
后六句叙写卖地黄的情形。采了地黄卖与富家白面郎。那卖地黄者对“白面郎”求告的几句话,颇为凄切动人。辛苦一整天采得不满一筐的劳动成果,只敢说给朱门人家拿去喂马。可以想见,这位可怜的农民忍饥挨冻在荒野采了一天地黄,可能连点像样的干粮也没吃上。也许他家中还有老小,都等他卖了地黄换回粮食下锅。那不足一筐的地黄,他哪敢说卖多少钱呢,只是央告说:“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只要能换回一点儿马吃剩的玉米、高粱之类,也就心满意足了。其可怜之状跃然纸上。
本诗通过对采地黄者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穷苦农民的深切同情,而且对社会深层问题的揭示也自在不言中。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采地黄者(白居易)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 满地黄花堆积。
- 满地黄花堆积。
- 嵩山采菖蒲者翻译、注释、赏析和鉴赏(李白)
- 嵩山采菖蒲者翻译、注释、赏析和鉴赏(李白)
- 《饮茶》“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小圃五咏(其二)地黄
- 亦无采诗者,此修何可修
-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全诗意思及赏析
- 采薇原文_《采薇》拼音注释和译文_采薇赏析
- 采苓原文_《采苓》拼音注释和译文_采苓赏析
- 采芑原文_《采芑》拼音注释和译文_采芑赏析
- 采蘋原文_《采蘋》拼音注释和译文_采蘋赏析
- 采蘩原文_《采蘩》拼音注释和译文_采蘩赏析
- 采葛原文_《采葛》拼音注释和译文_采葛赏析
- 终希识珍者,采掇冀冥搜。
- 因产众草中,所希采者识。
- 歌二首(其一)采薪者歌
-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 《采樵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