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3 15:53:44阅读:0次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弟子:一种意思是年纪较小的人,另一种意思是学生。这里是第一种意思。
悌:敬重兄长。
谨:谨慎寡言。
仁:有仁德的人。
赏析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学有余力,则广泛涉猎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文化学习放在第二位。“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是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各方面要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
- 《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疏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在位而功不遗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下不矣;帝入太学,承
-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成语组词
-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成语组词
- 则再拜而辞去也
- 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
- 入卫国而乘轩,出吴都而倾市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 食言而肥造句六则
- 静以有神,动而作则。
- 范则冠而蝉有绥。
- 侃侃而谈造句五则
- 落荒而逃造句八则
- 蚕则绩而蟹有匡。
- 莫众而迷。
-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 同一器之中,曲用每殊,则情随之变:奏秦声则叹羡而慷慨;理齐楚则情一而思专,肆姣弄则欢放而欲惬;心为声变,若此其众
- 不令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