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原文鉴赏
晏子(约前575—前500),春秋时齐相,名婴,字仲,谥平,齐国莱地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年长于孔子而与子产、叔向、季札为同时人。先事齐灵公、庄公,后于景公朝任齐相,参政执政前后五十余年,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又一重要政治家。晏子博闻强记,通识古今,崇礼尚义,清正廉明,奉行西周以来传统的礼治政治。晏子执政,刚直不私,敢于犯颜直谏,批判君恶,指斥奸佞,不畏强暴;一生节俭力行,抵制厚敛重役,宽政惠民,于春秋之世为名闻诸侯的贤相,孔子曾敬为师友。
《晏子春秋》(亦称《晏子》)并非是晏子亲撰的讲学述道的专书,亦非史家载录的晏子传记,而是一部有关晏子历史故事以及传闻轶事的汇编和专辑。书中记载了大量民间创作的以晏子为中心的故事,题材多样,情节生动,篇幅简短,思想丰富,广泛反映出古代贵族与平民生活的状况。许多故事充满乐观的批判精神,具有寓言的智慧和笑话的幽默。故事中的晏子,是个出奇的矮子,但他绝顶的聪明,而且富有血性和义侠精神,在道义上他是个巨人。晏子在民间文学创作中,是最早出现的融贤者、仁者与智者为一体的典型,是人民的理想、意志和感情凝聚而成的艺术形象。
《晏子春秋》是晏子故事在长期流传和不断车富的过程中,逐渐辑录成书的。现今的《晏子春秋》共八篇,二百一十五章,是西汉学者刘向根据众多传本校定编辑的。1972年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发现了《晏子》残简,这是仅见的晏子故事最珍贵最古老的传本。
《晏子春秋》在古代文学史和民间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
选篇均出自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张纯一著《晏子春秋校注》。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晏子使楚(杂下·九)》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御者之妻(杂上·二五)》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楚王取辱(杂下·十)》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弦章之谏(谏上·四)》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夜饮(杂上·十二)》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置酒泰山(外上·二)》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晏子不更宅(杂下·二一)》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崔庆劫盟(杂上·三)》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晏子论和与同(外上·五)》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晏子与越石父(杂上·二四)》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藉重而狱多(谏下·一)》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晏子叔向论齐晋(问下·十七)》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欲诛祝史(谏上·十二)》原文鉴赏
- 《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晏子春秋》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墨子·公输》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荀子·正名》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庄子·秋水》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荀子·天论》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荀子·劝学》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论语·子路》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