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唐且说信陵君戒骄(魏策四)》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战国策·唐且说信陵君戒骄(魏策四)》原文鉴赏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①。
唐且谓信陵君曰②:“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③。人之有德亍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④,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注释】 ①赵王:赵孝成王丹。自:亲自。②唐且:魏人。且:通“睢”(ju,音居)。③不可得而知:人不能知。④卒:通
【今译】 信陵君杀掉了晋鄙,营救了邯郸,打败了秦军,保全了赵国。赵王亲自到城外迎接信陵君。
唐且对信陵君说道:“我听说:世上的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信陵君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唐且答道:“别人憎恨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恨别人,不可以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掉;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可以不忘掉。如今您杀掉了晋鄙,营救了邯郸,打败了秦军,保全了赵国,这是您的大恩大德。现在赵王亲自到城外迎接您,猝然见到赵王,我希望您忘掉自己的恩德。”信陵君道:“无忌谨从尊教。”
【集评】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少年眼见此等文,始能驾出如杠大笔。”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谓信陵君,只须说不可不忘,却先说不可忘。亦只须说不可忘、不可不忘,却又先说不可不知、不可得而知。文有宽而不懈者,其势急也;词有复而不板者,其气逸也。”
【总案】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军围攻赵都邯郸。魏王在赵国几次请求下,派晋鄙率兵前往营救。兵至边境,又怕秦军移兵攻魏,便不敢再前进。信陵君听从门客的建议,窃得兵符,派人椎杀晋鄙,亲自统兵救赵,终于打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赵王感恩戴德,想封信陵君五城,信陵君听讯后,“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于是才有本文唐且相劝之事。
唐且劝戒信陵君,采取的是屈曲迂回的手法。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固然淋漓痛快,然而有时也往往容易令人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相反,话说得曲折些,委婉些,有时倒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唐且就是如此,他一番言语的主旨明明是劝信陵君忘掉救赵的功德,却又偏偏不肯开章明义,先是“不可”、“不可不”地兜了个圈子,提出两组对立的抽象命题,引起信陵君的深思和追问。然后才在解说这些命题的末尾,拈出信陵君破秦救赵事,点明真意:希望信陵君忘掉对赵的“大德”。
- 《先秦散文·战国策·唐且使秦不辱君命(魏策四)》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战国策·魏加止临武君为将(楚策四)》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战国策·鲁共公择言戒梁王(魏策二)》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战国策·季梁谏魏王攻邯郸(魏策四)》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战国策·春申君遭无妄之祸(楚策四)》原文鉴赏
- 唐雎说信陵君
- 战国策·魏四·信陵君杀晋鄙文言文翻译
- 《先秦散文·战国策·淳于髡止齐王伐魏(齐策三)》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战国策·庞葱果不得见魏王(魏策二)》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战国策·魏王以不悖者为悖(魏策一)》原文鉴赏
- 唐雎说信陵君拼音版
- 《先秦散文·战国策·赵威后问齐王使者(齐策四)》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战国策·郑袖使楚王劓新人(楚策四)》原文鉴赏
- 唐雎说信陵君原文、翻译及赏析_《战国策》文言文
- 《先秦散文·战国策·齐人谏靖郭君城薛(齐策一)》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战国策·庄辛说楚王去幸臣(楚策四)》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战国策·触龙言愿见赵太后(赵策四)》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战国策·中射士论不死之药(楚策四)》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战国策·田需对管燕论轻重(齐策四)》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战国策·新妇言失早晚之时(卫策)》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