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新超现实主义作品分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00:12:11阅读:0

本世纪7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超现实主义*流传到美国后衍生出来的,直到现在仍在美国诗坛上占统治地位。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罗伯特·勃莱是这一诗派的领袖。詹姆斯·赖特*、汤姆·克拉克、约翰·海因斯、W·S梅尔温是这一诗派的骨干作家。这些诗人深受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勃勒东*和德斯诺斯*的影响,溶合了他们所倾慕的西班牙和南美诗人(艾吕雅、聂鲁达、马查多等)的特色,同时深受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并且也吸收了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新左派(弗洛伊德心理学说加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他们的诗歌不仅具有神秘色彩而且显得比勃勒东更“激进”。勃莱的《在一次反对越南战争的游行示威中》、《蚂蚁看着约翰逊内阁》、《母亲终于露出了牙》,赖特的《幸福》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

新超现实主义诗人认为,诗歌必须以本能为依据,诗歌的真理在于我们的返祖本性。他们从非理性、超现实的角度去批判社会,创作中避开纷乱动荡的美国社会现实,躲进“无意识、唯我的宗教情绪”中去,躲进更深层的不可侵犯的境界中去,描绘所谓“超现实的个人世界”和“埋藏在无意识里的意象”,以恢复“无知”“信仰”。

新超现实主义诗歌大部分都显示出“一种绝望的努力,企图采用极端的手术医治对于文明的不满”,而他们的诗中又运用“深层意象”,即来自诗潜意识而未加工的原始的比喻,并且使用非理性的联想,暗示的逻辑,以及重复某些图腾式形象的手法进行创作。因此,他们的诗歌缺乏社会内容,让人感到虚无缥渺、隐晦曲折、不知所云,充满浓厚的神秘色彩。新超现实主义诗人爱用光、静、电、睡眼、死亡、黑暗等字眼,尤其爱用“骨头”、“石头”,如奥尔的一组诗题为《石头的历险》。因为他们认为石头“最无意识、最单纯、最无知”,他们要钻进石头里去,彻底抛弃这个“富裕社会”。在反对理性这一点上,他们似乎比法国超现实主义者走得更远。正如有些评论所说,他们的诗是“石头的诗歌”,是“神游的诗,梦境的诗”。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