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去大马士革》作品分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00:34:09阅读:0

一译《到大马士革去》、《通向大马士革之路》。表现主义*先驱作家、瑞典大剧作家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在1897-1904年间写的一部剧作。这是欧洲最早的一部表现主义戏剧。这部剧作共分三部,第一、二部作于1897年,第三部作于1901-1904年间。

圣经《新约·圣徒行传》叙仇恨耶稣的沙尔在前往大马士革的途中,看到他敬畏的幻景,于是转变为耶稣的信徒保尔。斯特林堡据此典,铺衍成篇。剧本写一“陌生人”,经历人生的种种痛苦,终皈依天主教的故事。

剧本显示了鲜明的表现主义特性。它以独白的形式描述人与命运、与异性、与社会、与自我的搏斗;用一系列梦景、幻景表现主人公精神的幻觉和他的精神的演化的进程(如第一部疯人院一景其实是主人公充满焦虑和罪孽感又发烧时的幻景);人物无姓无名,只以“陌生人”、“女人”、“乞丐”、“母亲”、“忏悔师”等称呼他们,且又完全是类型化的;有时人物互相混同,如“乞丐”和“陌生人”前额都有疤痕,“乞丐”与“忏悔师”不过是服饰不同的同一人物等;剧中的人物不过是主角被压抑时思想和感情外化的表现形式。

此前斯特林堡的戏剧受左拉的影响,一般是自然主义的,如《父亲》(1887)和《朱丽安小姐》(1888)等。《去大马士革》三部曲是作家从自然主义已转向表现主义的明显的标志。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