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安宁斯基,英诺坎季·福约得罗维奇作品分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00:38:53阅读:0
【生卒】:1856—1909

【介绍】:

俄国象征主义*剧作家、诗人。曾翻译过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兰*、兰波*、马拉梅*等人的诗。也曾译过印象主义*的作品。

安宁斯基的诗作,在内容上是较为复杂的。他有时表现悲观厌世心理,仿佛万千苦恼集于一身:他的诗中有“归还的苦恼”、“世事如烟的苦恼”、“回忆的苦恼”、“白石的苦恼”、“火车站的苦恼”、“水滴迟缓的苦恼”、“前夜的苦恼”、“幻觉的苦恼”。有时他又是一个悲剧诗人:他在一首描写“心房失火”的诗中写道:“我想,心房是石块筑成的,/它空虚而又死寂:/就令心房里火舌四卷,/——它还是无动于衷:/……可是……当人家把火焰扑灭,/我却在滚滚烟雾中死去。”有时他也描写现实的悲剧,在这些诗作中,能够看到俄罗斯古典作家对他的积极影响。诗集《游艺场》中的某些小诗,如惊人的诗篇《孩子玩的小球》等,表现了他对于民间生活的丰富的知识以及对民间口语的匠心。他的诗作在艺术上也多采用通体的象征,神秘然而并不晦涩,大多数诗篇是较为好懂的。除《游艺场》外,他还有诗集《静静的歌》(1904)、《柏木小匣》(1910),剧本《沙米拉-吉发莱德》(1913),论著《反映集》等。

安宁斯基对马雅可夫斯基*有一定的影响。马雅可夫斯基在《厌倦》一诗中写道:“家里坐不住。/安宁斯基、邱特切夫、费特/重又/为悲天悯人的心情所驱使,/走向/电影院、酒吧间、咖啡馆。”安宁斯基“心房失火”的象征性比喻,马雅可夫斯基也曾使用过。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