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春病态的展示——现代派诗歌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1 23:22:18阅读:0次
对青春病态的展示——现代派诗歌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现代》、《新诗》、《小雅》、《诗志》杂志是20世纪30年代刊登现代派诗歌的主要载体。诗人路易斯曾说,他主编的《诗志》、戴望舒主编的《新诗》和吴奔星主编的《小雅》,可以说30年代中国诗坛的代表。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其他主要代表诗人有陈江帆、南星、徐迟、番草、玲君、吴奔星、路易斯等。
猜你喜欢
- 对农民苦难与坚韧的展示——臧克家
- 对底层人物生存现状的展示——方方
- 对知青辗转矛盾的内心历程的展示——张抗抗
- 对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展示——《双城记》
- 赋体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
- 在你的青春里,看望我的青春
- 《过去与现在:对杜甫诗歌的个人解读》质疑
- 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对心灵世界的表现
- 中国真正的“现代派”作家——刘索拉
-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
- 诗歌写作《诗歌的意境》文学写作
- 政治对李杜诗歌创作的正面推动作用
- 诗歌写作《诗歌的抒情本性》文学写作
- 水云媒·青春的脊柱
- 张若虚,刘希夷对初唐诗歌纯美诗境的创造
-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
- 诗歌写作《诗歌的意象及运用》文学写作
- 整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喧哗与骚动》
- 杨沫的《青春之歌》
- 唐朝状元们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