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伤痕小说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1 23:40:09阅读:0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第一种全新文学题材。20世纪70年代末,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一举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经历了十年动乱,从“四人帮”专制主义桎梏下解放出来的人民,怀着再生的喜悦和强烈的义愤,立即投入到了揭批“四人帮”的运动。一度禁锢的小说创作和整个文坛出现了生机,涌现出一批以揭露“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创伤”,谴责极“左”路线的破坏为核心的小说作品,被称为“伤痕小说”。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在《人民文学》发表,成为伤痕小说的奠基之作。到1978年8月11日,卢新华发表了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得名于此。伤痕文学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直到莫应丰出版于1979年的《将军吟》才宣布了长篇伤痕文学的问世。另外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古华的《芙蓉镇》、叶辛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等都是此类主题的长篇代表作。其他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作品还有: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的《最宝贵的》、宗璞的《弦上的梦》、韩少功的《月兰》、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肖平的《墓场与鲜花》等等。由于很快就有人提出“向前看”的口号,致使“伤痕文学”几乎半途夭折,而没有能出现包容更深广的历史内容和具有重大悲剧美学意义的作品。但它冲破了“四人帮”极左文艺的种种清规戒律,描写了人性遭受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摧残的悲剧,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 上一篇:隋唐时期的哲学
  • 下一篇:美西战争
  •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