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三味”还是“三昧”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2 19:30:06阅读:0

“三味”还是“三昧”

“三味”与“三昧”字形相似,在日常用语及报刊文章中常被混淆使用。但实际上这两个词的语源、意义有很大的不同,是不能混淆使用的。

“三味”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指读书时的三种状态,“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鲁迅先生笔下的“三味书屋”,其中“三味”指的就是读书的三种体验。其二是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里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美味佳肴,意为很好的精神食粮。

“三昧”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原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意思是说,诵经之前要摒弃杂念,做到心神平静,神思专注;领悟经义要态度端正,恭敬虔诚;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始终如一。只有这样,禅定者才可以进入更高境界并改变生命状态。随着汉民族文化和佛教思想的融合,“三昧”引申为对事物本质精神意义的概括,有“个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说法,用来比喻领悟学问的精确与深刻。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