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为什么称古代的官帽为“乌纱帽”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2 19:35:56阅读:0

为什么称古代的官帽为“乌纱帽”

乌纱帽,指的是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也用来借喻官位。

乌纱帽最初就是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东晋成帝时,只要是在都城建康宫中做事的人都要戴乌纱帽。后来,乌纱帽广泛流行于民间,成为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

在隋唐时期乌纱帽成为正式的“官服”。当时,所有人都戴乌纱帽,隋朝为了区分等级,便在乌纱帽上装饰玉饰,以块数多少显示官职大小:通常九块为一品,八块为二品,七块为三品,六块为四品,五块为五品,六品以下就不准装饰玉块了。至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对乌纱帽又做了新的改进,为了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便在帽子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一动脑袋,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便可看得清清楚楚。

明洪武年间,乌纱帽成为文武百官的“专利”。朱元璋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平民百姓不可佩戴。

到了清代,官员不再佩戴乌纱帽,但人们仍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丢掉乌纱帽”就意味着削职为民了。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