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会议
战胜国举行华盛顿会议,以中国问题为中心,调整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关系,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召开华盛顿会议的历史条件在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矛盾的尖锐化,其中尤以美、日的竞争最激烈。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加强了对中国及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并在巴黎和会上争得了德国在中国的权益和在太平洋若干岛屿的委任统治权。战前日本和英国签订的同盟条约,当时是针对俄、德的,现在却成了美国在东方扩张的障碍。美国力图拆散日英同盟,在中国确认“门户开放”原则,打击日本在中国的独占地位。同时,美、日、英各国为了争夺太平洋海上霸权,展开了激烈的造舰竞赛,但各国都有实际困难。美国企图打着限制海军军备旗号,在实力基础上调整各国海军建设规模。此外,鉴于中国掀起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美国也试图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扩大美国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美国政府于1921年7月提出倡议,8月发出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
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比、荷、葡和中国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正式议程是:限制海军军备和远东及太平洋问题。美国总统哈定主持开幕式,会议标榜新式外交,允许旁听,文件公开发布,实际上,重要问题是列强幕后秘密谈判的。会议经过激烈争吵,签署了下列文件:(1)《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美、英、日、法《四国条约》,于1921年12月13日签订。条约规定互相尊重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条约生效后日英同盟宣告废除。(2)《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协定》,于1922年2月6日签订。条约规定五国拥有主力舰(排水量在万吨以上、装有炮口直径在八英寸以上大炮的非航空母舰舰只)排水量总吨位,美、英是五十二万五千吨,日本是三十一万五千吨,法、意是十七万五千吨;五国比例依次约为五:五:三:一·六七:一·六七。英国被迫放弃了“两强标准”。(3)《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条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不许在中国“营谋特别权利”,规定“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经营工商业机会均等之原则”,从而确认了“门户开放”原则,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计划,为美国的对华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对象。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了取消凡尔赛和约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条款、促使日本放弃“二十一条”等十项要求。由于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蓬勃发展,又处于美、英的压力,日本于1922年2月4日同中国签订山东条约,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军撤出山东,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从而修改了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决定。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如果说巴黎和会主要是调整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加强了英、法、日的地位,而华盛顿会议则是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根据战后力量对比的变化,重新调整了殖民地势力范围,把重新瓜分世界成果用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垄断资产阶级据此宣扬建立了世界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和平有了保障。实际上,帝国主义的“休战”只是暂时的,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它们的妥协潜伏着新的矛盾,它们的和平酝育着新的战争。新形势下产生了帝国主义同世界人民的矛盾,战胜国同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同社会主义苏联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促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最终导致新的世界战争的爆发。
- 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
- 华盛顿与曾国藩——读美国的爱国主义教材《》
-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
- 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周恩来《亚非人民团结起来——1955年在万隆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全文与赏析
- 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 水龙吟.参加上海市文联扩大会议后,有作
- 周恩来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
- 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
- 西江月.各民主党派代表先后集北京开扩大会议,八月二十二日毛主席暨国家诸领导人于怀仁堂畔亲予接见,并合摄一影。预会者谈论自由,心情舒畅,故称之为神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