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与越荒成不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吴王夫差与越荒成不盟
【原文】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兵甲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1],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2],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3]。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4],为蛇将若何?”
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5]?”乃许之成。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
【注释】
[1]诸夏之国:周代王室所分封的诸国。夏,古代中国的自称。
[2]钝弊:疲惫。
[3]炎炎:气势兴盛的样子。
[4]虺(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
[5]曜(yào):炫耀。
【译文】
吴王夫差于是对大夫们说:“我将要实行征服齐国的宏大志向,为此我将允许越国讲和的请求,你们不要干扰我的想法。倘若越国即改变求和的主张,我又有什么可乞求的呢?倘若越国不改变主意,等我从齐国返回后,我还可以重振军威教训它。”伍子胥劝告说:“不可以答应越国的求和。越国并非真心与吴国友好,也并非害怕慑服于我们军队的强大。越国的大夫文种勇敢而善于谋略,他是想玩弄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实现其野心。他原本就知道君王您有盖世威武又崇尚武力,而且好胜心强,所以就用委婉动听的话求和,以此来放纵您的意志,使您贪图中原各国的安乐,自取败亡。使我们的军队疲惫,兵器损耗,将士与民众离弃流落,使我们国力日趋衰竭,安安稳稳地收拾我们的残局。越王重信义,爱护民众,四方的人民都愿意归附于他。那里年年粮谷丰收,国势日渐兴盛。现在我们还有力量战胜他,这就好比它是一条小小毒蛇,如果现在不打死它,等它长成了大蛇可怎么办?”
吴王说:“子胥大夫何必把越国讲得那么强大,越国难道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吗?如果没有了越国,那么春秋两季阅兵时,我向谁去炫耀我们的军威呢?”于是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两国将要举行盟誓时,越王又派诸稽郢前来推辞说:“你们认为歃血盟誓有用吗?先前盟誓时留在嘴边的血迹还没有干,足够表示结盟的信义了。你们认为盟誓没有用吗?君王可以放弃武力威胁,亲自来役使我们就行了,何必看重鬼神的威力而看轻自己的力量呢?”吴王于是就同意达成了讲和的口头协议,而废弃了正式的盟誓仪式。
- 《宋史·寇准与澶渊之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夫差伐齐不听申胥之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东阳·成斋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 《鲁人徙越》原文注释及译文赏析
- 《忤逆不怒》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小过不怿》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夫差胜于艾陵使奚斯释言于齐》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恕可成德》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杜甫《堂成》古诗原文注释与赏析
- 《容物不校》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佯为不闻》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夫差退于黄池使王孙苟告于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吕温《成皋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物成毁有时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与韩荆州书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新唐书·李白与杜甫》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卫文公不礼重耳》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郑文公不礼重耳》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吴王霸荆越,建都长江滨。
- 《襄王拒杀卫成公》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