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赏析一
这是一首名作,后人誉为“小令中之工品。”工在哪里?此写秋日重登二十年前旧游地武昌南楼,所见所思,缠绵凄怆。在表层山水风光乐酒留连的安适下面,可以感到作者心情沉重的失落,令人酸辛。畅达流利而熟练的文辞描写,和谐工整而圆滑的韵律,都好似在这酒酣耳热纵情声色的场面中不得不挂在脸上的笑容,──有些板滞不太自然的笑容。 这淡淡而深深的哀愁,如满汀洲的芦叶,如带浅流的寒沙,不可胜数莫可排遣。面对大江东去黄鹄断矶竟无豪情可抒!表中郎谓,“大抵物真则贵,真则我面不能同君面,而况古人之面貌乎?”读此《唐多令》应该补充一句:“真则我面不能同我面”,初读谁相信这是大声镗鞳的豪放词人刘过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唐多令》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地写出又一个具有个性独创性的刘改之,此小令之“工”,首在这新境界的创造上。
论者多说此词暗寓家国之愁,确。怎么见得?请看此词从头到尾在描写缺憾和不满足:“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山头,所见只是芦叶汀洲、寒沙浅流,滔滔大江不是未见,无奈与心境不合;柳下系舟未稳,中秋将到未到;黄鹤矶断,故人不见;江山未改,尽是新愁;欲纵情声色诗酒,已无少年豪兴……。恢复无望,国家将亡的巨大哀感遍布华林,不祥的浓云压城城欲摧。这一灰冷色调的武昌蛇山巅野望抒怀,真使人肝肠寸断,不寒而栗。
韩昌黎云,“欢愉之词难工,穷苦之音易好。”其实,忧郁之情,达之深而近真亦属不易。如果过于外露倾泻,泪竭声嘶,反属不美,故词写悲剧亦不可无含蓄,一发不可收形成惨局。此《唐多令》,于含蓄中有深致,于虚处见真事、真意、真景、真情。情之深犹水之深,长江大河,水深难测,万里奔流,转无声息。吾知此词何以不刻画眼前之大江矣?愁境入情,江流心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武昌为当时抗金前线,了解这,对词中外松内紧和异常沉郁的气氛当更有所体会。
刘过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赏析
-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原文_《唐多令·芦叶满汀洲》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唐多令·芦叶满汀洲赏析_古词
-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刘过)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过古诗词
-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糖多令/唐多令
- 唐多令
- 唐多令
- 唐多令
- 《唐多令·柳絮》赏析
- 《唐多令·寒食》赏析
- 糖多令/唐多令(刘学箕)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 唐多令.年糕
- 唐多令.初秋
- 唐多令.感怀
- 唐多令.春愁
- 唐多令·惜别原文_《唐多令·惜别》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唐多令·惜别赏析_古词
- 糖多令/唐多令.秋暮有感
- 纳兰《唐多令·雨夜》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