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意思翻译、赏析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三闾祠》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参考赏析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知己难求”与“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渴望用世界而不得的感情)
诗人在凭吊屈原时,正处于满怀壮志而前程莫测之际,屈原举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谗言中伤,敢逐沅、湘。行吟泽畔。不能为国尽力,眼睁睁看着楚国为虎狼之秦所灭,最终投江自尽的遭遇和命运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
最后二句作者触景生情,产生奇妙的联想。(或者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交流)
楚地的佳卉香草茂密繁盛。年复一年,绿遍三湘人地,那不正是屈原辞赋中常见的贤人君子的象征吗?崩原的不灭的灵魂似乎仍在楚山湘水间徘徊往来。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使得诗人能够实现不同时空的交流对话,一种志士才人被压抑的苦闷得到宣泄,同时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诗人先写故楚之地平旷辽阔,江流蜿蜒,远山逶迤,再由远及近,古老的三闾祠背城而立,借外景之阔大,反衬祠堂的孤小冷凄,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尾句中的“吟魂”在诗中指的是屈原(想象中的屈原)。该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屈原伟大爱国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有对时局的愤慨之意,还有对屈原悲剧的凄婉之慨。
作者介绍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意思翻译、赏析
- 最嫌驱马倦,自未有山归。
-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 举世莫尚,惟公是敦
- 终日与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
-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
-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
-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意思翻译及赏析
-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全诗赏析
-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全诗赏析
-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
- 向空咄咄烦书字,举世滔滔莫问津。
- 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
- 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
-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全诗意思及赏析
- 君莫嫌丑妇,丑妇死守贞。
- 莫嫌春夜短,匹似楚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