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战国策·楚二·秦败楚汉中文言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3:30:32阅读:0

战国策·楚二·秦败楚汉中

《秦败楚汉中》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秦败楚汉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文言文

秦败楚汉中。楚王入秦,秦王留之。游腾为楚谓秦王曰:“王挟楚王,而与天下攻楚,则伤行矣。不与天下共攻之,则失利矣。王不如与之盟而归之。楚王畏,必不敢倍盟。王因与三国攻之,义也。”

翻译

秦军在汉中把楚军打得太败。楚怀王被骗入秦国,秦昭玉扣留了他。游腾替楚国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挟持楚王并和天下诸侯一起攻打楚国,那么就有伤大王的德行了。如果不和天下诸侯共同攻打楚国,那么就会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失了。大王不如与楚玉结盟而放他回国。楚王畏惧秦国,一定不敢背叛盟约,如果背盟,大王趁此联合齐、韩、魏三国攻打它,这才是正义的行动。”

赏析

虽说战国时代“礼崩乐坏”,但是两个国家的交往还是要讲究规矩的,背后可以捅刀子,但是面子上还必须过得去。说白了,就是甭管事情成或不成,都必须先占领道德高地(现在国家亦是如此)。

虽然游腾确实是帮楚王说话,但是他看问题也确实是从秦国的利益上考虑的,而且所言极是。在没有能力吃下出国之前,秦国的主要目的是使楚国政局混乱,无力和秦国相争。而且这个思路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一直到吞并六国,都是慢慢蚕食楚国,这也导致了楚国在六国中幸存到了最后。

综合来看,对秦国来讲,楚王就是一个烫手的芋头,留不如放,要一个楚王没有任何用处,因为楚国可以再立新君,到时候楚王砸在手里变得一文不值,还不如放其回国,一方面,可以落个大度的名声,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楚王和楚国对秦国的怨恨。

人就是这样,别人欺负你的时候,你咬牙切齿,恨不得处之而后快,但是别人一旦给你点好处,暂时不欺负你了,你立马就忘了当时的不快,甚至还感恩戴德。

作品出处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虽然书中所记史实和说辞不可尽信,但其仍是研究战国社会的重要史料。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