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田莘之为陈轸说秦惠王文言文翻译|赏析
《田莘之为陈轸说秦惠王》是一篇文言文,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编的《战国策》。
文言文
田莘之为陈轸说秦惠王曰:“臣恐王之如郭君。夫晋献公欲伐郭,而惮舟之侨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舌。’乃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舟之侨谏而不听,遂去。因而伐郭,遂破之。又欲伐虞,而惮宫之奇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男破老。’乃遗之美男,教之恶宫之奇。宫之奇以谏而不听,遂亡。因而伐虞,遂取之。今秦自以为王,能害王者之国者,楚也。楚智横君之善用兵,用兵与陈轸之智,故骄张仪以五国。来,必恶是二人。愿王勿听也。”张仪果来辞,因言轸也,王怒而不听。
翻译
田莘替陈轸游说秦惠王说:“我担心大王会像郭君那样。晋献公想要攻打郭地,然而畏难舟之侨的存在。苟息说:‘《周书》上有话,美女可以破败谏臣。’于是送出漂亮的女歌伎,用她去干扰敌方的政治。舟之侨因进谏而郭君不听,便离郭而去。于是晋献公讨伐郭君,终于攻破了郭地。后来,晋献公又想要攻打虞国,然而又畏难宫之奇的存在。苟息说:‘《周书》上有话,外宠之臣可以破败国老。’于是送出外宠之臣,让他去中伤宫之奇。宫之奇因进谏而虞君不听,便离开了虞国。于是晋献公讨伐虞国,终于夺取了虞国。现在秦国自封为王,能祸害大王您的是楚国。楚国知道横门君善于用兵,同时知道陈轸足智多谋,所以重用张仪出使韩、魏、赵、燕、齐五国。张仪来秦国,必定要中伤横门君和陈轸。希望大王您不要听信他。”不久,张仪果真前往秦国向秦惠王呈辞,说了陈轸的坏话,秦惠王大怒没有听信他。
赏析
田莘引用《周书》的两句话有意思——“美女破舌”、“美男破老”,这是真实典型的红颜祸水论。这个问题咱们暂且不讨论。反正笔者很是讨厌这样的论调。
其实晋献公对郭和虞两国的灭亡很简单,那就是投其所好,抓住对方的弱点,这样可以事半功倍,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不怕领导有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贪财的送金钱,贪女色的送美女,贪男色的送面首。
田莘举这两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不要让秦王相信别人的嚼舌头,对身边的大臣要有足够的信任。这样就为下面让秦王不要相信张仪诋毁陈轸的言论埋下伏笔。这样的说话技巧很值得我们学习,不要单刀直入的把内心的真是想法说明白,想拿些类似的事件作为铺垫。这样让人更容易接受一些。果然张仪从楚国回来再秦王面前说陈轸的谗言,秦王怒而不听。
其实所谓的计谋就是做事想到别人前面,占据事情发展的主动,而且陈轸另外一个聪明之处就是让田莘帮他说,这样比自己辩白更让秦王相信。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 战国策·田莘之为陈轸说秦惠王拼音版、注音版
- 战国策·陈轸去楚之秦原文及翻译|赏析
- 战国策·秦惠王谓寒泉子文言文翻译
- 战国策·魏一·陈轸为秦使于齐文言文翻译
- 战国策·齐二·张仪事秦惠王文言文翻译
- 寄莘田
- 战国策·陈轸去楚之秦拼音版、注音版
- 战国策·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文言文翻译|赏析
- 战国策·秦惠王死公孙衍欲穷张仪文言文翻译
- 战国策·陈轸为秦使于齐拼音版、注音版
- 战国策·楚三·陈轸告楚之魏文言文翻译
- 战国策·魏一·张仪欲穷陈轸文言文翻译
- 战国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文言文翻译
- 战国策·韩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文言文翻译
- 战国策·秦四·秦昭王谓左右文言文翻译
- 战国策·魏一·张仪恶陈轸于魏王文言文翻译
- 浣溪沙.雪夜寄莘田
- 战国策·魏二·魏惠王死文言文翻译
- 《答王雪窗惠诗》翻译_赏析_作者陈郁
- 陈王诛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