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聊斋志异武夷文言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3:40:32阅读:0

文言文

武夷山有削壁千仞[1],人每于下拾沉香玉块焉[2]。太守闻之,督数百 人作云梯[3],将造顶以觇其异,三年始成。太守登之,将及巅,见大足伸下, 一拇粗于?衣杵,大声曰:“不下,将堕矣!”大惊,疾下。才至地,则架 木朽折,崩坠无遗。

翻译

武夷山有一峭壁,高一千丈。人们常常在峭壁下捡到沉香玉块。太守听说后,命数百人赶造云梯,想爬到峭壁顶上看有什么怪异。三年才造好了云梯。太守登梯向上攀,快到山顶时,忽见一只大脚伸下来,脚拇指比捶衣棒还粗。一声大喝道:“不下去,就把你踹下去!”太守大惊,急忙快下,刚刚踏上地面,那云梯就像腐朽烂木一样折断,四散崩裂得没有踪迹了。

注释

[1]武夷山:在个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相传汉有武夷君居此山,故名。

[2]沉香:香木名。其木材及树脂可作薰香料。以其入水能沉,又名沉水 香。

[3]云梯:一种安置在底架上,可以移动的高梯;古代常用作乘城之具。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