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聊斋志异金永年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3:57:12阅读:0

原文

利津金永年[1],八十二岁无子。媪亦七十八岁,自分绝望[2]。忽梦神 告曰:“本应绝嗣,念汝贸贩平准[3],赐予一子。”醒以告媪。媪曰:“此 真妄想,两人皆将就木[4],何由生子?”无何,媪腹震动;十月,竟举一男。

翻译

利津县的金永年,八十二岁了还没有儿子,老妻也已七十八岁,自以为绝望了。忽然梦见神人告诉他说:“本来应该断绝你的子嗣,念你做买卖公平,赐给你一个儿子。”金永年醒了就把自己做的梦告诉了老妻。老妻说:“这真是妄想。两人都快要进棺材了,怎么能再生儿子?”不久,金妻真的怀孕了。到了十个月,竟然生下了一个男孩。

注释

[1]利津:今山东省利津县。

[2]自分:自料。

[3]平准:公平。

[4]就木:进入棺木,指死亡。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蒲槃原是一个读书人,因在科举上不得志,便弃儒经商,曾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产。等到蒲松龄成年时,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贫困。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