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赵云为什么要阻止刘备伐吴?
三国历史上,关羽之死与东吴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当刘备称帝之后,选择了对这个曾经的盟友进行反击,名义上是为关羽复仇,然而因为张飞也在这一次的战役开打之前丧生,刘备同样将这件事情算在了东吴的头上。不过对于刘备想要出兵伐吴,诸葛亮一直保持沉默,但是赵云却是极力阻止,那么赵云阻止刘备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为关羽报仇的刘备,孙权的第一反应是选择求和,在向蜀汉求和不成后,孙权陆逊率军应战。
结果,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陆逊在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早在刘备决定兴兵伐吴的时候,蜀汉内部就形成了两大阵营,也即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决定讨伐东吴,诸葛亮选择沉默,赵云为何极力劝阻?
1.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八月,刘备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在刘备遭到夷陵之战的失败后,诸葛亮叹息法正如果在的话,可以劝阻刘备不去征讨东吴。
但是,在刘备决定讨伐东吴的时候,没有史料记载孔明曾经劝阻过刘玄德。由此,在很多史学家看来,刘备决定讨伐东吴,诸葛亮选择了沉默的态度。那么,对于谋略过人的诸葛亮,为什么在这么关键的时候保持沉默呢?
2.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劝阻刘备,是因为荆州在《隆中对》中的重要地位。根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徐图天下的战略方针,刘备集团必须占有荆州、益州,等到天下有变的时候,两地同时出兵伐魏,方可战胜强大的曹魏。
对于刘备建立的蜀汉,荆州不仅是北伐曹魏的根基,也是蜀汉人口、人才、物资的重要来源。在失去荆州和关羽后,蜀汉不仅无法兴复汉室,连自保都是一个问题了。正是因为明白荆州的重要地位,所以诸葛亮对于刘备兴兵伐吴,夺回荆州这一决定选择了沉默。
3.那么,同样作为刘备的手下,为什么赵云要极力劝阻刘备不要征讨东吴呢?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
对此,赵云劝谏刘备:蜀汉的主要目标是击败曹操,恢复汉室。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在赵云看来,与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不过,刘备没有听从赵云的劝谏,依然选择了兴兵伐吴,并且没有让赵云跟随在身边,而是选择留赵云都督江州。
4.最后,就赵云来说,不仅勇武媲美关羽、张飞、吕布等名将,而且见识高远、直言不讳,比如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给益州百姓。一定程度上,赵云作为刘备手下的中护军,不仅承担着护卫刘备的职责,也有经常劝谏刘备的义务,如同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魏征。
而这,应该也获得了刘备的认可,不然也不会长期让赵云跟随在自己身边。总的来说,在兴兵伐吴上,赵云之所欲极力劝阻,是因为蜀汉的主要对手是曹魏,而不是东吴,一旦伐吴,只会两败俱伤,并且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当然,相对于赵云,诸葛亮更加了解刘备,并且也对夺回荆州抱有一定的希望,所以选择了沉默。对此,你怎么看呢?
- 三国时期,刘备伐吴为什么要亲自上阵?
- 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其实是刘备用心良苦
- 刘备欣赏赵云,但为什么错过了太史慈
-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_刘备不重用赵云的原因分析
- 如果刘备没有伐吴蜀汉能称霸三国么?刘备伐吴改变三国走势
- 刘备究竟有没有埋没赵云的才华?赵云真的被轻视了吗?
- 陆逊追杀刘备,为何看到赵云转身就跑?
- 陶谦把徐州给刘备,刘备为什么拒绝?
- 刘备派魏延而不是张飞镇守汉中,一向高傲的关羽为什么没出来阻止
- 三国志中,陈寿为什么要称刘备为先主
-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何不重用赵云?
- 如果伐吴的是诸葛亮不是刘备,结果会怎么样?
- 历史上陆逊是怎么死的?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 在历史上,刘备最看重的人是谁?
-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
-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败给刘备
- 曹操死后,刘备为什么还要派人吊祭
- 孙尚香为什么敢骂赵云却不敢骂张飞?
- 张郃看不起张飞,为什么会害怕赵云?
- 刘备是真的不重用赵云吗?真实原因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