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刘备的实力,统一天下有多大的可能性
刘备,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站在“正义”的刘备这一方,认为刘备明明是走的正确的道路,但是为什么最终没有能恢复汉室,十分可惜。不过,历史无法更改,或许任何一件小事发展的不一样了,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但是,如果再来看看刘备当时的实力,他究竟是不是有机会统一天下呢?以刘备当时的情况,是不是有可能完成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呢?
就算刘皇叔握有荆州重地和巴蜀天府之国且有谋士、名将辅佐,梦想统一天下也照样没戏。为啥这么讲呢?因为当时的中国跟现在不一样,无论人口、开发程度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南方都远不及北方,这也是吴蜀联手抗击曹魏多年仍无法逆转不利战局的关键因素。
史载,西晋灭吴时北方编户人口就达443万,而江南只有52.3万户、230万人,再加上蜀汉在籍人口约100万,整个南方总人口才330万,还是比北方政权差一大截子。更何况,刘备就算鼎盛时期也只掌握了巴蜀和荆襄大部,辖区人口加起来撑死也超不过200万,与曹魏政权相比仍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须知,即便后来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兵灾瘟疫连祸导致北方人口骤减,最后统一天下的仍然是北方政权。而南方历代小朝廷别看获得了“衣冠南渡”的人口(也是人才)红利,又在相对和平状态下休养生息了一个半世纪,却依旧没有北伐收复中原的实力。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而且,三国时期的情况是只要刘备独占荆襄,无论曹魏还是孙吴都不会饶过他——这2家如果联手夹攻(或一方坐山观虎斗)刘备的话,后者胜算几何?
至于说谋臣、武将,无论数量还是总体质量刘备阵营跟曹魏、孙吴也都没法比。由于曹魏政权疆域最大、实力最强,加上曹操求贤若渴,天下有识之士大多投效前者,一时间出现了“文臣如雨、猛将如云”的人才繁盛景象,史载曹操麾下仅谋士(并非所有文官都有资格出谋划策)就超过100人。
而孙吴政权通过征战四方和地方选拔,也招徕、发掘出大批名臣猛将,仅史料中出现的孙吴政权文官、武将就多达255人,籍贯涵盖东汉11个州,其中出身扬州(孙吴大本营)以外地区的人才就有94人,占到总数三分之一强。
反观蜀汉政权最为可怜,史料中出现的文臣武将只有173人,其中荆州和益州人士就有118人,占比高达68%,而当时人才聚集度最高的北方各州除了张飞、关羽、赵云、糜氏兄弟等老班底外,后来跟随、投效刘备的文臣武将仅有区区三四十人。可见,单是人才争夺战这一项,刘备就已经输了。
而具体到战术因素上,缺乏骑兵的刘备在曹魏政权勉强同样居于下风——众所周知,骑兵战斗力源泉在于获得持续的优良战马供应,史载孙吴政权为获取军马不惜代价乘船渡海至辽东购买马匹,尽管前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灭亡时居然只能保有一支2000人规模的骑兵部队,这与当时北方政权动辄就拉起一支上万人的铁骑怎么抗衡?
刘备就更惨了,其马匹主要来自大西南山地部族,虽吃苦耐劳却不善奔驰,而且数量也不多,诸葛亮就曾慨叹自己要凑够1000名精锐骑兵竟然要花费数十年时间“纠合四方精锐”才能勉强做到。
- 刘备地盘最大的时候是什么时期?地盘有多大?
- “天下”的范围有多大
- 刘备手下大将很多,为什么实力却是最弱的?
- 刘备的儿子_刘备有几个儿子_刘备的儿子资料介绍
- 喏,报的主公得知,有刘备在于门首
- 刘璋实力远比刘备强大,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刘备打败了?
- 刘备怎么死的_刘备之死详情介绍
- 刘邦为什么能够战胜实力强大的项羽
- 刘备摔阿斗_刘备摔阿斗的原因_刘备摔孩子详情介绍
- 正是刘备的衣甲头盔
- 三国谁的谋士阵营最强大?各个谋士集团差距有多大?
- 刘备的成功说明,虚伪的最高境界是诚实
- 刘备手下小将来投降,必然有话说,教他过来,理会的
- 关羽性格有哪些缺点?这也是他成不了刘备的原因
- 如果刘备统一天下,那还能算汉朝吗
-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_刘备不重用赵云的原因分析
- 如果刘备统一天下,他会把汉室还给汉献帝吗
- 赤壁之战如果曹操死了,刘备能统一天下吗?
- 刘备曹操死后,孙权还年轻为什么不趁机统一天下?
- 刘备的谋略: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