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_古词

正文拼音版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八百里:指牛。《世说新语·汰侈》“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麾:军旗。麾下:指部下。
炙:烤肉。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战场
点兵: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 dí 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作:像,如。
霹雳(pī lì):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liǎo)却:了结,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赏析
思想感情
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 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虽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激烈。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体现作者壮志难酬、心中愤懑不平的感情。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展开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
展开繁体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赏析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文言文复习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文言文复习素材
- 初中重点文言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远大抱负诗词鉴赏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翻译及赏析_辛弃疾古诗词
- 破阵子(其二)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 破阵子·春景原文_《破阵子·春景》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破阵子·春景赏析_古词
- 乐用崇德,礼以陈词。
- 春草词,泉南陈彦廉氏少孤作堂奉其母庄以居名之曰春草为赋春草词六解(其二)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