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原文_《画》拼音注释和译文_画朗诵语音和赏析

《画》正文拼音版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
惊:吃惊,害怕。
《画》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画》赏析
鉴赏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展开《画》繁体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 金缕衣原文_《金缕衣》拼音注释和译文_金缕衣朗诵语音和赏析
- 螽斯原文_《螽斯》拼音注释和译文_螽斯朗诵语音和赏析
- 绿衣原文_《绿衣》拼音注释和译文_绿衣朗诵语音和赏析
- 木瓜原文_《木瓜》拼音注释和译文_木瓜朗诵语音和赏析
- 式微原文_《式微》拼音注释和译文_式微朗诵语音和赏析
- 秋思原文_《秋思》拼音注释和译文_秋思朗诵语音和赏析
- 春日原文_《春日》拼音注释和译文_春日朗诵语音和赏析
- 小池原文_《小池》拼音注释和译文_小池朗诵语音和赏析
- 嫦娥原文_《嫦娥》拼音注释和译文_嫦娥朗诵语音和赏析
- 关雎原文_《关雎》拼音注释和译文_关雎朗诵语音和赏析
- 春晓原文_《春晓》拼音注释和译文_春晓朗诵语音和赏析
- 元日原文_《元日》拼音注释和译文_元日朗诵语音和赏析
- 绝句原文_《绝句》拼音注释和译文_绝句朗诵语音和赏析
- 春雪原文_《春雪》拼音注释和译文_春雪朗诵语音和赏析
- 清明原文_《清明》拼音注释和译文_清明朗诵语音和赏析
- 泊秦淮原文_《泊秦淮》拼音注释和译文_泊秦淮朗诵语音和赏析
- 将进酒原文_《将进酒》拼音注释和译文_将进酒朗诵语音和赏析
- 汉广原文_《汉广》拼音注释和译文_汉广朗诵语音和赏析
- 望岳原文_《望岳》拼音注释和译文_望岳朗诵语音和赏析
- 江雪原文_《江雪》拼音注释和译文_江雪朗诵语音和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