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全诗赏析
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bú rěn fù yú shāng ,lín fēng lèi shù háng 。
fěn xiāng kàn yù bié ,kōng shèng dāng shí yuè 。
yuè yě yì dāng shí ,qī qīng zhào bìn s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这词要从唐朝说起,《菩萨蛮》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是唐朝教坊曲名,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不是菩萨也发脾气耍蛮的意思。
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琎小字“花奴”。奴是昵称,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就叫“寄奴”,李白也称自己的儿子为明月奴。李琎善羯鼓,羯鼓,一种乐器,状如漆桶,下承以牙床,鼓之两头俱击。据说此乐器出自匈奴。
玄宗也善羯鼓,因此对李琎特钟爱之,曾说:“花奴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堕也。”(见《羯鼓录》)又,玄宗尝于二月初一晨,见宫中景色明丽,柳杏将吐,遂命高力士取羯鼓临轩纵击一曲《春光好》,曲终,花已发坼。玄宗笑言:“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玄宗以鼓催花的狂妄自豪和祖母则天大帝以诗催花的做法一脉相承。
唐朝人的任性纵情总带着天亲地近的色彩,有新石器时代对着红日高山丛莽舞蹈的肆意。后来达官贵人筵席之上常击鼓为乐,以助酒兴。然而后来人少有那种肆意无畏的兴头,多了不忍覆馀觞的小心翼翼,越是想留存好景越是容易多愁善感,临风泪数行的气质所为就有刻意的萧瑟和黯然了。
容若这首词由离筵写起,用羯鼓催花之典实,花开即落,暗语好景不常。用盛筵将散,离别在即的情景,表达了伤春伤别的惆怅。下阕承上阕情景情绪再加点染,进一步刻画今日空自对月的寂寞凄清。结二句落在了此刻的实处,写月下的痴情思念,无法排解的愁苦幽伤。
容若词集中另一阕《菩萨蛮》曰:“梦回酒醒三通鼓,断肠啼鴃花飞处。新恨隔红窗,罗衫泪几行。相思何处说?空对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团圞照鬓丝。”立意构思乃至遣词用句,都与此阕雷同。评家多认为可能一是初稿,一是改稿,然改易处甚多,结集时就两首并存。
- 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 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全诗赏析
-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全诗赏析
- "莫道伤高恨远,付与临风笛"全诗赏析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全诗赏析
- "掩妾泪,听君歌"全诗赏析
-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诗赏析
- "歌声未尽处,先泪零"全诗赏析
-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全诗赏析
-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全诗赏析
-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全诗赏析
-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全诗赏析
-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全诗赏析
-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全诗赏析
-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全诗赏析
-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全诗赏析
- "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全诗赏析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全诗赏析
- "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