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全诗赏析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mò lù jīng fēng yǔ ,qióng biān bǎo xuě shuāng 。
mìng suí nián yù jìn ,shēn yǔ shì jù wàng 。
wú fù tú sū mèng ,tiāo dēng yè wèi yā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注释
除夜:指公元1281年(元朝至元十八年)除夕。
乾坤:指天地,即空间。
空落落:空洞无物。
岁月:时间。
堂堂:跨步行走的样子。
末路:指自己被俘囚,不望生还,走上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
惊风雨:指有感于当年战斗生活的疾风暴雨。
穷边:极远的边地。此就南宋的辖区而言,称燕京为穷边。
风霜:指囚居生活的艰难困苦。
屠苏梦:旧历新年,有合家喝“屠苏酒”的习惯。
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赏析二
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写作此诗时作者已经被关押整整三年,敌人对他软硬兼施。然而,高官厚禄不能软服,牢狱苦难不能屈服。他衰鬓霜染,意志弥坚。牢房冰冷潮湿,饮食艰涩难咽,妻儿宫中服役,朝廷苟且投降等惨痛的现实,令文天祥感受到人生末路穷途的困厄艰难。他用一支沉甸甸的笔,蘸着热血和心泪,写就了这首悲而不屈的短诗。
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绿叶翠茎,冒霜停雪"全诗赏析
-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全诗赏析
-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全诗赏析
-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全诗赏析
-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全诗赏析
-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全诗赏析
-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全诗赏析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全诗赏析
-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全诗赏析
-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全诗赏析
-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全诗赏析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全诗赏析
-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全诗赏析
-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全诗赏析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全诗赏析
-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全诗赏析
-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全诗赏析
-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全诗赏析
-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