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全诗赏析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shì shì xiàng wéi měi rú cǐ ,hǎo huái bǎi suì jǐ huí kā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
赏析
这首诗讲的是这样一种生活感受:合口味的好书,读起来饶有兴味,颇感惬意,但往往很快就读完了,掩卷之际,令人怅然。对脾气的朋友,谈起话来很投机,非常盼望这样的知心朋友多多前来与之交谈,但偏偏不见踪影,久盼之后,令人失望。世界上的事情每每是这样,希望和现实总是发生矛盾,不如意者十居八九,一个人一生中是很难遇到几次真正轻松偷快、开怀大笑的好时光。
陈师道作于同年的另一首诗《寄黄充》说:“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两首诗所表达的感受是相同的。作者之所以会有这种感受,和当时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1099年(宋哲宗元符二年),诗人困居徐州,生计维艰,尽管“人不堪其贫”,作者却不以为意,依然“左右图书,日以讨论为务,盖其志专欲以文学名后世也”(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诗人以苦吟著称。只有读过万卷书的人,才能如此精炼准确地捕捉到读书人读快书、又意恐读完的共同心理状态,“书当快意读易尽”是作者读书亲身体验的概括,也是他孤独寂寞、唯有书伴的惆怅心情的流露。当时诗人的知心朋友尽在远方,黄庭坚被逐斥戎州(今四川宜宾),苏轼被贬谪海外,音信难通;魏衍自徐州移沛州,张耒任职宣州,皆无从相见。而诗人一口气将一本好书读完之后,十分盼望能同这些朋友一起交流读书所得、讨论作诗的甘苦。他思友心切,整日恍惚若有所失,因此发出了“客有可人期不来”的慨叹。怅然、失望之余,诗人又转以旷达,试图自我安慰:世界上的事情每每和主观愿望相违背,人生本来就难得有舒畅愉快之时,何必自寻烦恼呢?钱钟书《宋诗选注》说:“只要陈师道不是一味把成语古句东拆西补或者过分把字句简缩的时侯,他可以写出极朴挚的诗来。”这首从作者自己的亲身生活经历和感受中概括提炼出来的诗,正好用“朴挚”来说明其风格特点。
宋人爱用诗来说理。诗人多以冷静的态度来体察客观事物,善于把带哲理性的认识写入诗中,显得精深,富有理趣。这首诗同苏轼《题西林壁》、朱熹《观书有感》等脍炙人口的理趣诗的上品相比,虽略逊一筹,但仍是一首好诗。诗中所讲的道理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亲身感受,所以读来并无枯涩之感。吴曾认为,这是陈师道的“得意诗也”(《能改斋漫录》),评价是中肯的。
-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意思翻译、赏析
-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意思翻译、赏析
-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全诗赏析
-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全诗赏析
-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全诗赏析
-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全诗赏析
-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全诗赏析
-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全诗赏析
-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全诗赏析
-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全诗赏析
-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全诗赏析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全诗赏析
- "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全诗赏析
-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全诗赏析
-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全诗赏析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全诗赏析
-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全诗赏析
-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全诗赏析
-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全诗赏析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