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全诗赏析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fú yún bú xì míng jū yì ,zào huà wú wéi zì lè tiān 。
tóng zǐ jiě yín zhǎng hèn qǔ ,hú ér néng chàng pí pá piān 。
wén zhāng yǐ mǎn háng rén ěr ,yī dù sī qīng yī chuàng r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鉴赏
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一位诗人作悼亡诗,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由此可见唐宣宗李忱对白居易其人的器重、对其诗的喜爱,也从侧面表现出了白居易卓越的才能。
诗的首联运用比喻,巧妙概括了白居易一生的艺术成就。“缀玉联珠”是形容他诗文的艳丽光彩,而“六十年”,则指他的创作生涯。“诗仙”,是溢美之辞,是对白居易的高度评价。
“谁教冥路作诗仙”一句其悲可见,其哀可闻。唐宣宗是说,对于这位世间不可多得的诗仙,我敬重不够、仰慕不够呀!你怎么就突然间走到冥路上去了呢?读到这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一位多情的皇帝,正眼含热泪,仰望长天,低声呼唤,令人感动。
诗的颔联则表达了诗人无比惋惜之情。唉!浮云,造化也没有办法挽留住白乐天了,他永远地去了,我又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只有扼腕长叹罢了。这里运用对仗和互文的修辞,将作者对白居易的浓浓思念之情凝聚在精练的语句中,情愫深,意韵长。
接下来的颈联,借白居易的两篇代表作《长恨歌》与《琵琶行》来赞美他的艺术成就与巨大的影响力。“童子解吟”“胡儿能唱”蕴涵深意:其诗所知人多,所晓域广,通俗易懂,音韵和谐,圆润悦耳。作者没有直接说他的诗多么美、多么富有魅力,而只让读者自己去品味。
尾联则进一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白居易的器重、难以割舍和对白居易去世的无比悲怆之情。这是在颈联基础上的更进一步,“文章已满行人耳”,白居易的诗如风一般流行,与行人形影不离:你只要出行在外,就能听到吟诵白诗的声音。而作者听到吟诵之声,就会牵动起思念白居易的感情,内心充满无比悲伤与哀痛。
全诗语言通俗凝练,感情真挚,既表现了对白居易仙逝的哀痛,又表现了对他诗歌的赞赏,同时突出了白诗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
-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意思翻译、赏析
-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意思翻译、赏析
- "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全诗赏析
-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全诗赏析
-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全诗赏析
-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全诗赏析
-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全诗赏析
-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全诗赏析
-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全诗赏析
-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全诗赏析
-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全诗赏析
-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全诗赏析
-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全诗赏析
-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全诗赏析
-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全诗赏析
-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全诗赏析
-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全诗赏析
- "湘女归魂,佩环玉冷无声,凝情谁诉"全诗赏析
-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