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全诗赏析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xiāng wù xùn rén jīng bàn pò ,qīng quán liú chǐ qiè chū cháng 。wú jī sān rì shǒu yóu xiā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夜秋霜过后,菊花凋谢荷叶枯萎,而新橘却在经霜之后变得更加鲜亮,整个橘林都闪着光亮。原来是橘子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了。摘下一个剥开之后,香味喷人,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据说,吴地产的橘子女孩子剥后,手上三日仍留有余香。
注释⑴一夜霜:橘经霜之后,颜色开始变黄而味道也更美。白居易《拣贡橘书情》:“琼浆气味得霜成。”⑵“新苞绿叶”句:沈约《园橘》诗:“绿叶迎霜滋,朱苞待霜润。”新苞:指新橘,橘经霜变黄,又有外皮包裹,如新生的黄色花苞。⑶青黄:指橘子,橘子成熟时,果皮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屈原《橘颂》“青黄杂糅,文章烂兮”。⑷“香雾”二句:苏轼《食柑诗》“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清泉蔌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宋·韩彦直《橘录》卷上《真柑》:“真柑在品类中最贵可珍……始霜之旦,园丁采以献,风味照座,擘之则香雾噀人。”噀(xùn):喷。清泉:喻橘汁。⑸吴姬:吴地美女。
赏析
这首咏橘词,巧言物状,体物细微,属“纯用赋体,描写确尚”的咏物佳作,颇耐玩味。
“菊暗荷枯一夜霜”,布置环境
以使下文有余地抒发。“菊暗荷枯”四字,是东坡《赠刘景文》诗“荷狙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概括。“一夜霜”,经霜之后,橘始变黄而味愈美。晋王羲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易多得。”又白居易《拣贡橘书情》诗:“琼浆气味得霜成。”皆可参证。“新苞”句,轻轻点出题目。新苞,指新橘。橘有皮包裹,故称。又,橘树常绿,凌寒不凋。《楚辞。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嘉兮。”沈约《橘》诗:“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东坡用“新苞绿叶”四字,形象自然,再以“照林光”描绘之,可谓尽得橘之神。“竹篱茅舍出青黄”,好一“出”字。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
过片二句,写尝橘的情状。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香雾”、“清泉”之喻,形象可感,堪称绝妙。
“惊”、“怯”二字,活画出女子尝橘时的娇态。
惊,是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
怯,是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叶。
末句点出“吴姬”,实际也点明新橘的产地。吴中产橘,尤以太湖中东西两洞庭山所产者为最著,洞庭橘唐宋时为贡物。“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矣。
-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意思翻译、赏析
-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意思翻译、赏析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全诗赏析
- "绿叶翠茎,冒霜停雪"全诗赏析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全诗赏析
-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全诗赏析
-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全诗赏析
-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全诗赏析
-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全诗赏析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全诗赏析
-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全诗赏析
- "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全诗赏析
-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全诗赏析
-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全诗赏析
-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全诗赏析
-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全诗赏析
-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全诗赏析
-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全诗赏析
- "天涯芳草迷归路,病叶还禁一夜霜"全诗赏析
-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